目赤痛
论曰内经谓心主血,又曰肝受血而能视,盖肝开窍于目,若肝气壅盛,心经热实,热气既炽,血乃涌溢而上冲于目,故令目赤痛也,经所谓痛者为实。宜散壅滞,决邪实,则病可已。
治目赤痛。青葙子散方
青葙子 决明子(炒) 黄连(去须) 秦艽(去苗土) 前胡(去芦头) 大黄(锉炒各一两)黄芩(去黑心) 升麻 栀子仁 秦皮(去粗皮) 枳壳(去瓤麸炒) 地骨皮 玄参 赤芍药(各半两) 羚羊角 车前子(各三分) 菊花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一十八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食后温熟水调下,临卧再服,春夏加白芷一两,秋冬加防风一两。
治眼赤痛、生障翳。乍瘥乍发,多泪羞明,隐涩肿痒,心神烦躁。麦门冬散方
麦门冬(去心焙) 防风(去叉) 玄参 地骨皮 远志(去心) 大黄(锉炒) 车前子 茺蔚子 决明子(炒) 蔓荆实(去白皮) 细辛(去苗叶) 黄芩(去黑心) 黄连(去须)犀角屑甘草(炙各一两)
上一十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治目昏赤痛。宜服洗肝胆车前子散方
车前子(二两) 石决明(炒一两半) 蕤仁(去皮一两半) 龙胆(半两) 青葙子(一两)地肤子(半两) 前胡(去芦头三分) 菊花 甘草(炙各半两) 栀子仁(一两)
上一十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空心以粟米饮调下,食后临卧再服。
治肝心风热,目赤痛。羚羊角汤方
羚羊角(镑) 蔓荆实(去白皮) 菊花(各三分) 防风(去叉) 芍药(各一两半)黄芩(去黑心一两) 玄参(半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入马牙硝半钱匕,食后温服,临卧再服。
治目赤痛。黄芩汤方
黄芩(去黑心一两) 栀子仁(三分) 大青 黄连(去须) 决明子(炒各半两) 地骨皮(一两半) 木通(锉) 秦艽(去苗土各三分) 大黄(锉炒两半) 甘草(炙半两)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马牙硝半钱匕,食后温服,临卧再服。
治目赤疼痛如脱,视物不明。前胡汤方
前胡(去芦头二两) 决明子(炒) 防风(去叉) 车前子(各一两) 甘菊花 黄连(去须各半两) 细辛(去苗叶) 苦参(各三两) 枳壳(去瓤麸炒) 升麻(各二两)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马牙硝半钱匕,食后温服,临卧再服,如已疏利,即不用入硝。
治目赤涩疼痛。栀子汤方
栀子仁(半两) 黄连(去须一两半) 黄芩(去黑心一两) 枳实(麸炒三分) 龙胆(一两)甘草(炙三分) 芍药(一两) 大黄(锉炒一两半)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临卧再服。
治目赤痛。旋复花汤方
旋复花 升麻 秦艽(去苗土) 防风(去叉) 羚羊角(镑) 葳蕤(各一两) 黄连(去须)柴胡(去苗各一两半) 黄柏(去粗皮)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临卧再服。
治目赤痛,见明不得。葳蕤汤方
葳蕤 黄连(去须) 秦皮(去粗皮) 决明子(炒各一两半) 甘菊花 防风(去叉)栀子仁 甘草(炙各一两)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临卧再服。
治风毒攻注,眼目赤疼,大退翳膜,去瘀肉,及能洗去风沙等。洗轮散方
仙灵脾(去梗) 秦皮(去粗皮) 黄连(去须) 槐花(炒等分) 生犀(少许镑)
上五味。捣罗为细散,每用半钱匕,以新水调,澄清洗之,沙末等只三两上,自退在水中,如风毒眼,每用一钱,水一盏,煎至七分,乘热淋洗。
黄连(去须) 栀子仁 马牙硝(各一两) 甘草(炙一分)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一钱匕,水一盏,竹叶十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
治目赤痛。地骨皮汤方
地骨皮 茺蔚子(各一两半) 防风(去叉) 黄芩(去黑心) 玄参 大黄(锉炒) 细辛(去苗叶各一两) 芒硝(二两)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放温,食后临卧服。
治目赤痛,心躁口干。甘草汤方
甘草(炙一两) 地骨皮(五两) 荠 (五两) 葛根(锉一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竹叶七片,前至七分,去滓放温,食后临卧服。
治目赤痛,泻肝。防风汤方
防风(去叉) 茺蔚子 大黄(锉炒) 桔梗(锉炒各二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芒硝半钱匕,食后临卧温服。如已疏利,即不用入芒硝。
治赤眼。黄连丸方
黄连(去须一两) 蒺藜子(炒去角一两半) 枳壳(去瓤麸炒) 石决明(炒各一两)豉(炒一合)
上五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温浆水下,加至三十丸。
治赤眼肿痛,退晕。凉肝散方
芎 栀子仁 槐蛾(炒各一两) 荆芥穗(二两) 甘草(炙半两)
上五味。捣罗为散,沙糖水调下一钱,或二钱匕,食后服。
治目赤痛。苍术散方
上四味。生捣为散,每服一钱匕,新汲水调下,食前服,服后仰卧少时。
治赤眼疼痛,不可忍者。当归散方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温水调下,食后服。
治赤眼肿痛。玉柱膏方
硼砂 龙脑 马牙硝 青盐 轻粉 雄胆(各一钱并研令极细)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出油五枚) 蕤仁(四十九粒去皮出油)
上八味。一处再研细,炼蜜为膏,每点粟米大目 上。
治目赤痛。黄连煎点眼方
黄连(去须捣末半分) 大枣(三枚劈破) 灯心(劈碎一握)
上三味。以水一盏半,银石器内,煎至五分,以新绵滤去滓,内瓷合中,每用铜箸点少许目 头,日三五上,临卧再点。
治目赤痛。点眼竹叶煎方
竹叶(洗净切二握) 大枣(劈破五枚) 古字铜钱(七枚) 黄连(去须捣末半两)
上四味合和,内铜石器中,以水一升,煎至五合,滤去滓,又重煎取三合,内瓷瓶中,每以铜箸点少许目 头,日三五次。
治赤眼肿痛,退翳膜。水龙膏方
黄连(去须一分) 当归(切焙) 乳香(研) 青盐(研) 硼砂(研各一钱)砂(皂子大一块) 枯矾(皂子大一块) 龙脑
上八味。捣研为末,一处和匀,炼蜜四两,与药共入竹筒内,以蜡纸密封,重汤内煮令蜜熟,取出以绵滤过,点粟米大目 头,不拘时。
治目赤痛,昼夜不定。点眼枸杞煎方
枸杞叶(研取汁半升) 杏仁(去皮尖双仁七枚) 黄连(去须捣末一分) 腻粉(一钱) 青盐(研半钱)
上五味。将后四味研为末,以新绵裹,内净瓷合中,将枸杞汁调,候至一复时,绞去滓,以钢箸点少许目 头,日三五度。
治肝热,眼目赤痛。黄连丸方
黄连(一斤去须水洗净细锉用水五升浸五宿用绵滤过银石器熬成膏) 龙脑(研一钱) 硼砂(研一分)
上三味。后二味细研,入前黄连膏内,旋丸如绿豆大,每用一丸,新汲水浸过,点目内。
治肝热目赤痛。乳汁煎点眼方
人乳汁(半合) 古字铜钱(十文)
上二味。以乳汁于铜器中,磨钱令变色,稀稠成煎即止,内瓷瓶中盛,每以铜箸点少许目 头,日三五度。
治赤眼昏涩肿痛。神锦散方
桑灰(一两) 黄连(半两)
上二味为末,每用一钱匕,沸汤浸、澄清洗之。
治赤眼肿痛。犀角膏方
犀角末(半两) 秦艽(去苗土二两) 黄连(去须) 滑石(碎) 马牙硝(各一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半两出油)
上六味。捣研为末、和匀,以沙糖水入药一处熬成膏,每用皂子大,沸汤化洗之。
治赤眼肿痛。通顶散方
苦葫芦子(四十九粒) 谷精草(一钱) 瓜蒂(十四枚烧灰) 乳香(研半钱) 薄荷叶(一钱)
上五味。捣研为末,入龙脑少许,鼻内搐一字、立效。
治目赤热痛,羞明泪出,或生翳障。青葙子丸方
青葙子 五味子 菟丝子(酒浸别捣为末) 地骨皮 生干地黄(焙) 决明子(炒) 葶苈子(隔纸炒各三两) 车前子 麦门冬(去心焙) 地肤子 葳蕤 赤茯苓(去黑皮) 子芩泽泻防风(去叉各二两半) 兔肝(一具炙干)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 细辛(去苗叶)桂(去粗皮各一两)
上一十九味。捣研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米饮下,日三服。
治目赤多眵,碜痛。寒冰散方
马牙硝(三两研入新竹筒中密封入地埋四十九日取出更研)
上一味。每用一字同黑豆末少许,以水调如糊,后同药调匀,摊纸花子上,贴太阳穴,及半月,其目必瘥。
治目赤热痛,障翳不退。黄连点眼方
黄连(去须四两) 铅丹(研二两) 蜜(四两)
上三味同和。先蒸一次,再曝一日,绵裹鸡头实大,冷水浸点眼。
治目脉暴赤,邪热攻睑膜隐肿,瘀成疮、 烂,乍瘥乍发。祛风退热汤方
防风(去叉) 当归(锉焙干去土) 芍药 甘草(炙) 人参(各一两) 山栀子仁(半两)大黄(半两炙) 柴胡(去苗一两)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治眼赤涩,障翳侵睛碜痛。马牙硝点眼方
马牙硝(研半两) 蕤仁(去皮研七粒)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三七枚) 石胆(研两绿豆大) 乌贼鱼骨(去甲研半分) 赤石脂(研一绿豆大) 黄连(去须为末) 象胆(研各一分)真珠(十粒黄泥裹烧去泥研)
上九味同研极细,瓷合内盛,每取黍米许大,旋用清水和点。
治上焦壅热,目赤口干。石膏散方
石膏(碎) 甘菊花 羌活(去芦头) 白附子(炮) 白僵蚕(炒) 玄参 黄连(去须)
上七味等分。捣罗为散研匀,每服二钱匕,生姜茶清调下。
-
《政和圣济总录》序
-
大德重校《圣济总录》序
- 卷第一·运气
- 卷第二·运气
- 卷第三·叙例
- 卷第四·治法
- 卷第五·诸风门
- 卷第六·诸风门
- 卷第七·诸风门
- 卷第八·诸风门
- 卷第九·诸风门
- 卷第十·诸风门
- 卷第一十一·诸风门
- 卷第一十二·诸风门
- 卷第一十三·诸风门
- 卷第一十四·诸风门
- 卷第一十五·诸风门
- 卷第一十六·诸风门
- 卷第一十七·诸风门
- 卷第一十八·诸风门
- 卷第一十九·诸痹门
- 卷第二十·诸痹门
- 卷第二十一·伤寒门
- 卷第二十二·伤寒门
- 卷第二十三·伤寒门
- 卷第二十四·伤寒门
- 卷第二十五·伤寒门
- 卷第二十六·伤寒门
- 卷第二十七·伤寒门
- 卷第二十八·伤寒门
- 卷第二十九·伤寒门
- 卷第三十·伤寒门
- 卷第三十一·伤寒门
- 卷第三十二·伤寒门
- 卷第三十三·伤寒门
- 卷第三十四·中门
- 卷第三十四·疟病门
- 卷第三十五·疟病门
- 卷第三十六·疟病门
-
卷第三十七·疟病门
-
├─
疟病发热身黄小便不利
-
├─
疟痢
-
├─
瘴气
-
├─
瘴疟
-
├─
寒热往来
-
├─
疟病发热身黄小便不利
- 卷第三十八·霍乱门
- 卷第三十九·霍乱门
- 卷第四十·霍乱门
- 卷第四十一·肝脏门
- 卷第四十二·肝脏门
- 卷第四十二·胆门
- 卷第四十三·心脏门
- 卷第四十三·小肠门
- 卷第四十四·脾脏门
- 卷第四十五·脾脏门
- 卷第四十六·脾脏门
- 卷第四十七·胃门
- 卷第四十八·肺脏门
- 卷第四十九·肺脏门
- 卷第五十·肺脏门
- 卷第五十·大肠门
- 卷第五十一·肾脏门
-
卷第五十二·肾脏门
-
├─
肾脏风毒流注腰脚
-
├─
肾脏积冷气攻心腹疼痛
-
├─
肾藏虚冷气攻腹胁疼痛胀满
-
├─
肾脏虚损阳气痿弱
-
├─
肾脏虚损骨痿羸瘦
-
├─
肾脏风毒流注腰脚
- 卷第五十三·肾脏门
- 卷第五十三·膀胱门
- 卷第五十四·三焦门
- 卷第五十五·心痛门
- 卷第五十六·心痛门
- 卷第五十七·心腹门
- 卷第五十八·消渴门
- 卷第五十九·消渴门
- 卷第六十·黄胆门
- 卷第六十一·黄胆门
- 卷第六十一·胸痹门
- 卷第六十二·膈气门
- 卷第六十三·呕吐门
- 卷第六十三·痰饮门
- 卷第六十四·痰饮门
- 卷第六十五·咳嗽门
- 卷第六十六·咳嗽门
- 卷第六十七·诸气门
- 卷第六十八·吐血门
-
卷第六十九·吐血门
-
├─
呕血
-
├─
唾血
-
├─
吐血后虚热胸中痞口燥
-
├─
舌上出血
-
├─
汗血
-
├─
呕血
- 卷第七十·鼻衄门
- 卷第七十一·积聚门
- 卷第七十二·积聚门
- 卷第七十三·积聚门
- 卷第七十四·泄痢门
- 卷第七十五·泄痢门
- 卷第七十六·泄痢门
- 卷第七十七·泄痢门
- 卷第七十八·泄痢门
- 卷第七十九·水肿门
- 卷第八十·水肿门
- 卷第八十一·脚气门
- 卷第八十二·脚气门
- 卷第八十三·脚气门
-
卷第八十四·脚气门
-
├─
香港脚大小便不通
-
├─
江东岭南瘴毒香港脚
-
├─
服乳石香港脚发动
-
├─
香港脚杂治膏药淋渫等
-
├─
香港脚大小便不通
- 卷第八十五·腰痛门
- 卷第八十六·虚劳门
- 卷第八十七·虚劳门
- 卷第八十八·虚劳门
- 卷第八十九·虚劳门
- 卷第九十·虚劳门
- 卷第九十一·虚劳门
- 卷第九十二·虚劳门
- 卷第九十三·骨蒸传尸门
- 卷第九十四·诸疝门
- 卷第九十四·阴疝门
- 卷第九十五·大小便门
- 卷第九十六·大小便门
- 卷第九十七·大小便门
- 卷第九十八·诸淋门
- 卷第九十九·九虫门
- 卷第一百·诸尸门
- 卷第一百·诸注门
-
卷第一百一·面体门
-
├─
头风白屑
-
├─
面?(点如乌麻,斑如雀卵,稀则棋布,密则不可容针)
-
├─
面?(细起如粟谷状)
-
├─
面?(形似米白)
-
├─
面?(粉刺)
-
├─
面体疣目
-
├─
狐臭
-
├─
灭瘢痕
-
├─
头风白屑
- 卷第一百一·髭发门
- 卷第一百二·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三·眼目门
- 卷第一百四·眼目门
- 卷第一百五·眼目门
- 卷第一百六·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七·眼目门
- 卷第一百八·眼目门
- 卷第一百九·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一·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二·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三·眼目门
- 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
- 卷第一百一十五·耳门
- 卷第一百一十六·鼻门
- 卷第一百一十七·口齿门
- 卷第一百一十八·口齿门
- 卷第一百一十九·口齿门
- 卷第一百二十·口齿门
- 卷第一百二十一·口齿门
- 卷第一百二十二·咽喉门
- 卷第一百二十三·咽喉门
- 卷第一百二十四·咽喉门
- 卷第一百二十五·瘿瘤门
- 卷第一百二十六·瘰门
- 卷第一百二十七·瘰门
- 卷第一百二十八·痈疽门
- 卷第一百二十九·痈疽门
- 卷第一百三十·痈疽门
- 卷第一百三十一·痈疽门
- 卷第一百三十二·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三·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四·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五·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六·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七·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八·疮肿门
- 卷第一百三十九·金疮门
- 卷第一百四十·金疮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一·痔门
- 卷第一百四十二·痔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三·痔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三·伤折门
- 卷第一百四十五·伤折门
- 卷第一百四十六·杂疗门
- 卷第一百四十七·杂疗门
- 卷第一百四十八·杂疗门
- 卷第一百四十九·杂疗门
- 卷第一百五十·妇人血风门
- 卷第一百五十一·妇人血气门
- 卷第一百五十二·妇人血气门
- 卷第一百五十三·妇人血气门
- 卷第一百五十四·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五·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六·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七·妊娠门
-
卷第一百五十八·妊娠门
-
├─
妊娠堕胎后衣不出
-
├─
妊娠堕胎后血不出
-
├─
妊娠堕胎后血出不止
-
├─
妊娠诸疮
-
├─
产妇推行年等法并安产图
-
├─
妊娠堕胎后衣不出
- 卷第一百五十九·产难门
- 卷第一百六十·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一·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二·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三·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四·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五·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六·产后门
- 卷第一百六十七·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六十八·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六十九·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一·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二·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三·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四·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五·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六·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七·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八·小儿门
- 卷第一百七十九·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一·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二·小儿门
- 卷第一百八十三·乳石发动门
- 卷第一百八十四·乳石发动
- 卷第一百八十五·补益门
- 卷第一百八十六·补益门
- 卷第一百八十七·补益门
- 卷第一百八十八·食治门
- 卷第一百八十九·食治门
- 卷第一百九十·食治门
- 卷第一百九十一·针灸门
- 卷第一百九十二·针灸门
- 卷第一百九十三·针灸门
- 卷第一百九十四·针灸门
- 卷第一百九十八·神仙服饵门
- 卷第一百九十九·神仙服饵门
- 卷第二百·神仙服饵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