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腹痛门 心痛论治
夫心痛之病,医经所载凡有九种∶一曰虫心痛,二曰疰心痛,三曰风心痛,四曰悸心痛,五曰食心痛,六曰饮心痛,七曰寒心痛,八曰热心痛,九曰去来心痛。其名虽不同,而其所致皆因外感六淫,内沮七情,或饮啖生冷果食之类,使邪气搏于正气,邪正交击,气道闭塞,郁于中焦,遂成心痛,夫心乃诸脏之主,正经不可伤,伤之则痛,若痛甚手足青过节者,则名曰真心痛,真心痛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若乍间乍甚成疹而不死者,名曰厥心痛,不过邪气乘于心支别络也。寸口脉紧,心脉甚急,皆主心痛。又有痛甚而心脉沉伏者有之矣。
王叔和云∶心腹痛,脉沉细瘥;浮大弦长,命必殂。治法当推其所自而调之,痛无不止矣。
又论∶夫心痛之病,有真心痛,有厥心痛,心乃五脏六腑之所主,法不受病。其痛甚,手足青而冷者,名曰真心痛,此神去气竭,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或六淫七情之所伤,五脏之气冲逆,其痛乍间乍甚成疹而不死者,名曰厥心痛,此皆邪气乘于心支别络也。大抵痛为实痛宜下,寒宜温,温利之药,却痛散主之。若妇人血刺心痛仓卒,取功效之速,立应散主之。
其诸心痛各方审处而用之,以平为期。
严氏济生方
-
原序一
-
原序二
- 五脏门 肝胆虚实论治
- 五脏门 心小肠虚实论治
- 五脏门 脾胃虚实论治
- 五脏门 肺大肠虚实论治
- 五脏门 肾膀胱虚实论治
- 诸风门 中风论治
- 诸风门 白虎历节论治
-
诸寒门 中寒论治
-
├─
姜附汤
-
├─
姜附汤
- 诸暑门 中暑论治
- 诸湿门 中湿论治
- 痼冷积热门 痼冷积热论治
- 诸虚门 虚损论治
- 诸虚门 五劳六极论治
- 诸虚门 劳瘵论治
- 诸痹门 五痹论治
- 血病门 失血论治
- 血病门 便血评治
-
血病门 金疮内损瘀血方
-
├─
夺命散
-
├─
夺命散
- 心腹痛门 心痛论治
-
心腹痛门 胁痛评治
-
├─
枳芎散
-
├─
推气散治右胁疼痛,胀满不食。
-
├─
神保丸
-
├─
肥气丸
-
├─
息贲汤
-
├─
枳芎散
- 症瘕积聚门 积聚论治
- 宿食门 宿食论治
- 胀满门 胀满论治
- 水肿门 水肿论治
- 蛊毒门 蛊毒论治
- 黄疸门 五疸论治
- 咳喘痰饮门 咳嗽论治
- 咳喘痰饮门 喘论治
- 咳喘痰饮门 痰饮论治
- 诸疟门 诸疟论治
- 大便门 泄泻论治
- 大便门 痢疾论治
- 大便门 秘结论治
- 小便门 淋利论治
- 小便门 白浊赤浊遗精论治
- 霍乱门 霍乱论治
- 呕吐翻胃噎膈门 呕吐论治
- 呕吐翻胃噎膈门 翻胃论治
- 呕吐翻胃噎膈门 五噎五膈论治
- 呕吐翻胃噎膈门 咳逆论治
- 脚气门 香港脚论治
- 消渴门 消渴论治
- 诸疝门 诸疝论治
- 诸疝门 阴论治
- 眩晕门 眩晕论治
- 惊悸怔忡健忘门 惊悸论治
- 惊悸怔忡健忘门 怔忡论治
-
惊悸怔忡健忘门 健忘论治
-
├─
归脾汤
-
├─
归脾汤
- 惊悸怔忡健忘门 虚烦论治
- 癫痫门 癫痫论治
- 诸汗门 自汗论治
- 眼门 眼论治
- 咽喉门 咽喉论治
- 口齿门 口论治
- 口齿门 齿论治
- 口齿门 唇论治
- 口齿门 舌论治
- 耳门 耳论治
- 鼻门 鼻论治
- 头面门 头痛论治
- 腰痛门 腰痛论治
- 妇人门
- 妇人门 崩漏论治
- 妇人门 带下论治
- 妇人门 恶阻论治
-
妇人门 子烦论治
-
├─
麦门冬汤
-
├─
麦门冬汤
-
妇人门 滑胎论治
-
├─
救生散
-
├─
救生散
- 妇人门 校正时贤胎前十八论治
- 妇人门 校正郭稽中产后二十一论治
- 妇人门 产后杂病论治
- 妇人门 血瘕论治
- 妇人门 妇室搐搦论治
- 妇人门 求子论治
- 痈疽疔肿门 痈疽论治
- 痈疽疔肿门 肺痈论治
- 痈疽疔肿门 丁肿论治
-
痈疽疔肿门
-
├─
论治
-
├─
论治
- 疥癣门 疮疥论治
-
疥癣门 癣论治
-
├─
胡粉散
-
├─
胡粉散
- 瘿瘤瘰门 瘿瘤论治
- 瘿瘤瘰门 瘰论治
- 五痔肠风脏毒门 五痔论治
- 五痔肠风脏毒门 肠风脏毒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