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氏济生方
- 作者:严用和(南宋)
- 出版年:公元1253年
- 章节
- 介绍
-
原序一
-
原序二
- 五脏门 肝胆虚实论治
- 五脏门 心小肠虚实论治
- 五脏门 脾胃虚实论治
- 五脏门 肺大肠虚实论治
- 五脏门 肾膀胱虚实论治
- 诸风门 中风论治
- 诸风门 白虎历节论治
-
诸寒门 中寒论治
-
├─ 姜附汤
-
├─ 姜附汤
- 诸暑门 中暑论治
- 诸湿门 中湿论治
- 痼冷积热门 痼冷积热论治
- 诸虚门 虚损论治
- 诸虚门 五劳六极论治
- 诸虚门 劳瘵论治
- 诸痹门 五痹论治
- 血病门 失血论治
- 血病门 便血评治
-
血病门 金疮内损瘀血方
-
├─ 夺命散
-
├─ 夺命散
- 心腹痛门 心痛论治
-
心腹痛门 胁痛评治
-
├─ 枳芎散
-
├─ 推气散治右胁疼痛,胀满不食。
-
├─ 神保丸
-
├─ 肥气丸
-
├─ 息贲汤
-
├─ 枳芎散
- 症瘕积聚门 积聚论治
- 宿食门 宿食论治
- 胀满门 胀满论治
- 水肿门 水肿论治
- 蛊毒门 蛊毒论治
- 黄疸门 五疸论治
- 咳喘痰饮门 咳嗽论治
- 咳喘痰饮门 喘论治
- 咳喘痰饮门 痰饮论治
- 诸疟门 诸疟论治
- 大便门 泄泻论治
- 大便门 痢疾论治
- 大便门 秘结论治
- 小便门 淋利论治
- 小便门 白浊赤浊遗精论治
- 霍乱门 霍乱论治
- 呕吐翻胃噎膈门 呕吐论治
- 呕吐翻胃噎膈门 翻胃论治
- 呕吐翻胃噎膈门 五噎五膈论治
- 呕吐翻胃噎膈门 咳逆论治
- 脚气门 香港脚论治
- 消渴门 消渴论治
- 诸疝门 诸疝论治
- 诸疝门 阴论治
- 眩晕门 眩晕论治
- 惊悸怔忡健忘门 惊悸论治
- 惊悸怔忡健忘门 怔忡论治
-
惊悸怔忡健忘门 健忘论治
-
├─ 归脾汤
-
├─ 归脾汤
- 惊悸怔忡健忘门 虚烦论治
- 癫痫门 癫痫论治
- 诸汗门 自汗论治
- 眼门 眼论治
- 咽喉门 咽喉论治
- 口齿门 口论治
- 口齿门 齿论治
- 口齿门 唇论治
- 口齿门 舌论治
- 耳门 耳论治
- 鼻门 鼻论治
- 头面门 头痛论治
- 腰痛门 腰痛论治
- 妇人门
- 妇人门 崩漏论治
- 妇人门 带下论治
- 妇人门 恶阻论治
-
妇人门 子烦论治
-
├─ 麦门冬汤
-
├─ 麦门冬汤
-
妇人门 滑胎论治
-
├─ 救生散
-
├─ 救生散
- 妇人门 校正时贤胎前十八论治
- 妇人门 校正郭稽中产后二十一论治
- 妇人门 产后杂病论治
- 妇人门 血瘕论治
- 妇人门 妇室搐搦论治
- 妇人门 求子论治
- 痈疽疔肿门 痈疽论治
- 痈疽疔肿门 肺痈论治
- 痈疽疔肿门 丁肿论治
-
痈疽疔肿门
-
├─ 论治
-
├─ 论治
- 疥癣门 疮疥论治
-
疥癣门 癣论治
-
├─ 胡粉散
-
├─ 胡粉散
- 瘿瘤瘰门 瘿瘤论治
- 瘿瘤瘰门 瘰论治
- 五痔肠风脏毒门 五痔论治
- 五痔肠风脏毒门 肠风脏毒论治
《济生方》,方书,又名《严氏济生方》,10卷。南宋严用和(子礼)撰。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成书。分类辑录内、外、妇科方论,凡医论80则,医方433首(据玉枝轩本统计)。持论较谨慎,不轻攻,亦不轻补。所论“补脾不若补肾”,“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均具卓识。所收诸方,或采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因方》等书,如五积散、华盖散、香苏散、十神汤之类;或辑民间单验方,如治脏毒下血之蒜连丸。选方多为作者尝试有验者,如实脾散、归脾汤、加味肾气丸、鳖甲饮子、橘皮竹茹汤等,为后世医家广泛采用。吴澄《古今通变仁寿方序》称严氏诸方:“不泛不繁,用之辄有功。”本书明代以后散佚,清干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时,据《永乐大典》辑佚,得医论56则,方240余首,厘为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