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汇精
- 作者:爱虚老人(清)
- 出版年:公元1644-1911年
- 章节
- 介绍
-
弁言
-
凡例
-
卷一 内症门
-
├─ 大造丸(一)
-
├─ 坎离既济丹(二)
-
├─ 滋元饮(三)
-
├─ 五益膏(四)
-
├─ 回元饮(五)
-
├─ 益元煎(六)
-
├─ 赞化血余丹(七)
-
├─ 六味地黄丸(八)
-
├─ 玉液散(九)
-
├─ 补中益气汤(十)
-
├─ 调理益气汤(十一)
-
├─ 归脾汤(十二)
-
├─ 八珍汤(十三)
-
├─ 当归补血汤(十四)
-
├─ 黄六一汤(十五)
-
├─ 敛气归源饮(十六)
-
├─ 五福饮(十七)
-
├─ 六味回阳饮(十八)
-
├─ 六味异功煎(十九)
-
├─ 寿脾煎(二十)
-
├─ 金水六君煎(二十一)
-
├─ 香砂六君子汤(二十二)
-
├─ 归芍二陈汤(二十三)
-
├─ 和兑饮(二十四)
-
├─ 绿豆饮(二十五)
-
├─ 逍遥散(二十六)
-
├─ 徙薪饮(二十七)
-
├─ 益气培元饮(二十八)
-
├─ 偏痹症治法(二十九)
-
├─ (附)活络饮(三十)
-
├─ (附)蒸熨方(三十一)
-
├─ 祛风散(三十二)
-
├─ (附)药酒方(三十三)
-
├─ 滋源饮(三十四)
-
├─ 戊己丸(三十五)
-
├─ 扶中丸(三十六)
-
├─ 羌活桂枝煎(三十七)
-
├─ 温湿丸(三十八)
-
├─ 抑郁丸(三十九)
-
├─ 龙虎双降散(四十)
-
├─ 辟瘟神方(四十一)
-
├─ 太乙紫金丹(四十二)
-
├─ 妙灵丹(四十三)
-
├─ 六合定中丸(四十四)
-
├─ 新太和丸(四十五)
-
├─ 通脉化痰饮(四十六)
-
├─ 正柴胡饮(四十七)
-
├─ 柴陈煎(四十八)
-
├─ 归葛饮(四十九)
-
├─ 归柴饮(五十)
-
├─ 清脾饮(五十一)
-
├─ 驱疟饮(五十二)
-
├─ 何人饮(五十三)
-
├─ 休疟饮(五十四)
-
├─ 消疟饮(五十五)
-
├─ 固元利关煎(五十六)
-
├─ 调气平胃散(五十七)
-
├─ 香砂枳术丸(五十八)
-
├─ 香连丸(五十九)
-
├─ 玉壶丸(六十)
-
├─ 豁脾煎(六十一)
-
├─ 一味金花煎(六十二)
-
├─ 保和益元散(六十三)
-
├─ 取填饮(六十四)
-
├─ 九味羌活汤(六十五)
-
├─ 化毒丸(六十六)
-
├─ 回春散(六十七)
-
├─ 纯阳救苦汤(六十八)
-
├─ 理中汤(六十九)
-
├─ 风火双解散(七十)
-
├─ 探吐饮(七十一)
-
├─ 开郁散(七十二)
-
├─ 开元固气丸(七十三)
-
├─ 辟寒煎(七十四)
-
├─ 游山散(七十五)
-
├─ 和胃饮(七十六)
-
├─ 栀子清肝散(七十七)
-
├─ 清金下痰丸(七十八)
-
├─ 桐丸(七十九)
-
├─ 扫虫煎(八十)
-
├─ 化虫散(八十一)
-
├─ 消痞简易方(八十二)
-
├─ 厌红温胃饮(八十三)
-
├─ 清凉散(八十四)
-
├─ 惜红饮(八十五)
-
├─ 小便秘(八十六)
-
├─ 清溲饮(八十七)
-
├─ 大造丸(一)
-
卷二 外科门
-
├─ 仙方活命饮(一)
-
├─ 六味汤(二)
-
├─ 万灵丹(三)
-
├─ 醒消丸(四)
-
├─ 犀黄丸(五)
-
├─ 益气养营煎(六)
-
├─ 金银花酒(七)
-
├─ 一味济阴散(八)
-
├─ 一味升阳散(九)
-
├─ 消毒神效散(十)
-
├─ 一味消毒散(十一)
-
├─ 解凝散(十二)
-
├─ 肿毒热疖方(十三)
-
├─ 赤小豆散(十四)
-
├─ 星辛散(十五)
-
├─ 锦蓉散(十六)
-
├─ 蓉豆散(十七)
-
├─ 冲和膏(十八)
-
├─ 冲和散(十九)
-
├─ 无名肿毒方(二十)
-
├─ 坎宫锭(二十一)
-
├─ 阳和汤(二十二)
-
├─ 金锁比天膏(二十三)
-
├─ 神效桑枝炙(二十四)
-
├─ 神仙熏照方(二十五)
-
├─ 敷药方(二十六)
-
├─ 艾叶回阳散(二十七)
-
├─ 隔皮取脓法(二十八)
-
├─ 黑龙丹(二十九)
-
├─ 乌金膏(三十)
-
├─ 清凉膏(三十一)
-
├─ 蜣龙丸(三十二)
-
├─ 玉红膏(三十三)
-
├─ 八宝丹(三十四)
-
├─ 香蜡生肌膏(三十五)
-
├─ 脓溃生肌散(三十六)
-
├─ 乳没生肌散(三十七)
-
├─ 生肌地栗粉(三十八)
-
├─ 穿骨散(三十九)
-
├─ 子龙丸(四十)
-
├─ 小金丹(四十一)
-
├─ 凤眉透脑二疽治法(四十二)
-
├─ 大枣丸(四十三)
-
├─ (附)血疖方(四十四)
-
├─ (附)血箭方(四十五)
-
├─ 仙方活命饮(一)
- 卷二 疔毒类
-
卷二 疯痰疮毒类
-
├─ 营卫保和丸(一)
-
├─ 大疯丸(二)
-
├─ 风痛药酒方(三)
-
├─ 大麻疯方(四)
-
├─ 鹅掌风方(五)
-
├─ 鹤膝风方(六)
-
├─ 紫白癜方(八)
-
├─ 遍体疯痒方(九)
-
├─ 瘰痰核内消方
-
├─ 蹲鸱丸(十)
-
├─ 三妙散(十一)
-
├─ 湿痰流注神方(十二)
-
├─ 十全大补汤(十三)
-
├─ 消痰丸(十四)
-
├─ 石珍散(十五)
-
├─ 天泡疮方(十六)
-
├─ 蛤粉散(十七)
-
├─ 疮久不愈效方(十八)
-
├─ 又洗药方(十九)
-
├─ 又擦药方(二十)
-
├─ 牛皮癣癞方(二十一)
-
├─ 漆疮方(二十二)
-
├─ 烫疮膏(二十三)
-
├─ 水石散(二十四)
-
├─ 汗斑方(二十五)
-
├─ 两腋狐臭方(二十六)
-
├─ 槟黄散(二十七)
-
├─ 夹纸膏(二十八)
-
├─ 血风湿烂疮方(二十九)
-
├─ 血疯散(三十)
-
├─ 脚垫伤痛方(三十一)
-
├─ 香港脚成漏方(三十二)
-
├─ 香港脚攻注方(三十三)
-
├─ 治脚粗如木桶方(三十四)
-
├─ 香港脚疼痛方(三十五)
-
├─ 痔疮方(三十六)
-
├─ 乳岩治法(三十七)
-
├─ 千金托里散(三十八)
-
├─ 营卫保和丸(一)
- 卷二 梅疮丹毒类
-
卷二 喉口类
-
├─ 治咽喉红肿疼痛痰壅声哑方(一)
-
├─ 大甘桔汤(二)
-
├─ 解疫清金饮(三)
-
├─ 济阴化痰饮(四)
-
├─ 清咽双和饮(五)
-
├─ 胆贝散(六)
-
├─ 活命神方(七)
-
├─ 点喉神效法(八)
-
├─ 治喉蛾方(九)
-
├─ 治喉风方(十)
-
├─ 治喉癣方(十一)
-
├─ 蜒蝣梅方(十二)
-
├─ 立解咽喉肿塞方(十三)
-
├─ 走马喉痹方(十四)
-
├─ 咽喉闭塞方(十五)
-
├─ 碧雪丹(十六)
-
├─ 十叶散(十七)
-
├─ 清咽抑火丸(十八)
-
├─ 口舌疮方(十九)
-
├─ 舌方(二十)
-
├─ 唇裂血出方(二十一)
-
├─ 骨槽风方(二十二)
-
├─ 二陈汤(二十三)
-
├─ 阳和丸(二十四)
-
├─ 推车散(二十五)
-
├─ 保元汤(二十六)
-
├─ 枣甲生肌散(二十七)
-
├─ 人中白散(二十八)
-
├─ 牙痛分经治法煎方(二十九)
-
├─ 牙痛漱口方(三十)
-
├─ 阴虚牙痛方(三十一)
-
├─ 牙痛散(三十二)
-
├─ 虫牙散(三十三)
-
├─ 口舌糜腐方(三十四)
-
├─ 牙疳方(三十五)
-
├─ 治咽喉红肿疼痛痰壅声哑方(一)
-
卷二 耳目类
-
├─ 耳脓方(一)
-
├─ 耳后出血方(二)
-
├─ 治耳内干痛时或有脓耳外红肿结KT方(三)
-
├─ 眼患效方(四)
-
├─ 清肺散(五)
-
├─ 滋肾饮(六)
-
├─ 推云散(七)
-
├─ 偏风散(八)
-
├─ 眼中肉方(九)
-
├─ 眼瞠成漏方(十)
-
├─ 洗眼方(十一)
-
├─ 眼中堆起肉翳方(十二)
-
├─ 眼内白珠夹起红翳方(十三)
-
├─ 昏花眼方(十四)
-
├─ 耳脓方(一)
-
卷二 跌打伤损类
-
├─ 跌伤接骨方(一)
-
├─ 跌打接骨敷药方(二)
-
├─ 止血定痛散(三)
-
├─ 生肌定痛散(治同前)(四)
-
├─ 金刀散(五)
-
├─ 刀斧伤出血不止方(六)
-
├─ 金疮血出不止方(七)
-
├─ 破伤手足方(八)
-
├─ 外科膏子(九)
-
├─ 从高坠下跌闷不醒方(十)
-
├─ 接骨入骱方(十一)
-
├─ 一绿散(十二)
-
├─ 七厘散(十三)
-
├─ 参紫金丹(十四)
-
├─ 三黄宝蜡丸(十五)
-
├─ 琥珀丸(十六)
-
├─ 内伤酒药方(十七)
-
├─ 熨方(十八)
-
├─ 治打绵臀方(十九)
-
├─ 棒疮膏(二十)
-
├─ 杖疮方(二十一)
-
├─ 杖后敷药方(二十二)
-
├─ 夹棍伤方(二十三)
-
├─ 内伤久发方(二十四)
-
├─ 跌伤接骨方(一)
-
卷三 妇科门
-
├─ 益母丸(一)
-
├─ 归神汤(二)
-
├─ 八珍养血丸(三)
-
├─ 加味归脾丸(四)
-
├─ 一味生新饮(五)
-
├─ 一味厌红散(六)
-
├─ 种玉酒(七)
-
├─ 荞脂丸(八)
-
├─ 一味利关散(九)
-
├─ 一味归经饮(十)
-
├─ 探胎饮(十一)
-
├─ 泰山磐石散(十二)
-
├─ 千金保孕丸(十三)
-
├─ 护胎饮(十四)
-
├─ 安胎饮(十五)
-
├─ 银苎酒(十六)
-
├─ 益母地黄汤(十七)
-
├─ 束胎丸(十八)
-
├─ 芎归补中汤(十九)
-
├─ 保安煎(二十)
-
├─ 固元饮(二十一)
-
├─ 一味通瘀饮(二十二)
-
├─ 疏解散(二十三)
-
├─ 正气饮(二十四)
-
├─ 祛邪化滞煎(二十五)
-
├─ 疏风利阴煎(二十六)
-
├─ 万应无忧散(二十七)
-
├─ 紫气丹(二十八)
-
├─ 佛手散(二十九)
-
├─ 当归芍药汤(三十)
-
├─ 加味芎归汤(三十一)
-
├─ 仙传通津救命至灵丹(三十二)
-
├─ 平胃散(三十三)
-
├─ 阳和生化汤(三十四)
-
├─ 紫霞丹(三十五)
-
├─ 养营惜红煎(三十六)
-
├─ 华佗愈风散(三十七)
-
├─ 邪滞双解散(三十八)
-
├─ 快脾饮(三十九)
-
├─ 当归补血汤(四十)
-
├─ 通脉汤(四十一)
-
├─ 吹乳饮(四十二)
-
├─ 开郁流气散(四十三)
-
├─ 益血和中散(四十四)
-
├─ 托里散(四十五)
-
├─ 治妊娠小便不通
-
├─ 治产后阴翻
-
├─ 治产后阴肿
-
├─ 治子肠不收
-
├─ 治产后肉线下垂
-
├─ 治乳胀不回
-
├─ 治乳悬怪症
-
├─ 益母丸(一)
-
卷三
-
├─ 附录达生论
-
├─ 附录达生论
-
卷四 儿科门
-
├─ 小儿初生集要十则
-
├─ 马兰膏(一)
-
├─ 六一散方(二)
-
├─ 金黄散(三)
-
├─ 治撮口方(四)
-
├─ 预治小儿脐风马牙经验方(五)
-
├─ 紫芦散(六)
-
├─ 解毒丸(七)
-
├─ 胎癞(八)
-
├─ 胎毒害眼(九)
-
├─ 钩藤饮(十)
-
├─ 当归散(十一)
-
├─ 灯花散(十二)
-
├─ 止汗散(十三)
-
├─ 婴儿胎疝方(十四)
-
├─ 惺惺散(十五)
-
├─ 异功散(十六)
-
├─ 七味安神丸(十七)
-
├─ 急慢惊风(十八)
-
├─ 千金散(十九)
-
├─ 急救回春散(二十)
-
├─ 保婴丹(二十一)
-
├─ 稀痘仙方(二十二)
-
├─ 胡荽酒(二十三)
-
├─ 养血化斑汤(二十四)
-
├─ 四味消毒饮(二十五)
-
├─ 十二味异功散(二十六)
-
├─ 保婴济痘神丹(二十七)
-
├─ 痘颗倒陷带火干收蒸法(二十八)
-
├─ 泻毒饮(二十九)
-
├─ 托里益气汤(三十)
-
├─ 生地益阴煎(三十一)
-
├─ 参术和脾饮(三十二)
-
├─ 救逆痘良法(三十三)
-
├─ 痘疮黑陷(三十四)
-
├─ 痘烂生蛆(三十五)
-
├─ 五福化毒丹(三十六)
-
├─ 痘疔散(三十七)
-
├─ 痘疹入目(三十八)
-
├─ 痘后目翳(三十九)
-
├─ 痘风眼癣(四十)
-
├─ 痘后耳内腥臭作脓(四十一)
-
├─ 痘后痈毒(四十二)
-
├─ 风热双和饮(四十三)
-
├─ 化虫散(四十四)
-
├─ 疳膨食积仙方(四十五)
-
├─ 治猴狲疳方(四十六)
-
├─ 猴子疳方(四十七)
-
├─ 化毒丹(四十八)
-
├─ 乳母煎药方(四十九)
-
├─ 生熟地黄汤(五十)
-
├─ 羊肝散(五十一)
-
├─ 小儿语迟(五十二)
-
├─ 小儿头上黄水疮及秃痂神效方(五十三)
-
├─ 烂疮成孔(五十四)
-
├─ 小儿软疖(五十五)
-
├─ 疳疮方(五十六)
-
├─ 马鸣散(五十七)
-
├─ 益阴养荣膏(五十八)
-
├─ 小儿健脾丸方(五十九)
-
├─ 小儿初生集要十则
-
卷四
-
├─ 附录变蒸考
-
├─ 附录变蒸考
- 卷五 奇急门
《古方汇精》,方书,5卷。清代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1804年)。卷1内症门;卷2外科门,又分疔毒、风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6类;卷3妇科门,附录《达生论》;卷4儿科门,首列《小儿初生集要十则》,末附《变蒸考》;卷5奇症门。共录方40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