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伍
-
功用
-
运用
-
方解
本方既不悖于少阳禁下的原则,又可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使少阳与阳明合病得以双解,可谓一举两得。本证多由病邪已入阳明,化热成实所致,治疗以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为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表明病变部位仍未离少阳;呕不止与郁郁微烦,则较小柴胡汤证之心烦喜呕为重,再与心下痞硬或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等合参,说明病邪已进入阳明,有化热成实的热结之象。方中重用柴胡为君药,配臣药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轻用大黄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亦为臣药。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呕逆不止,共为佐药。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胃,功兼佐使。
-
说明本方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 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
出处
其他来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柴胡汤 |
|
组成 | 枳实(去瓤.炒)半两,柴胡(去芦)半斤,大黄二两,半夏(汤洗七次.切.焙)二两,半赤芍药、黄芩,各三两。 |
---|---|
制备 | 上五味,为粗末,入半夏拌匀。 |
用法 | 每服三大钱,以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一中盏,滤去滓,温服,食后、临卧。 |
功用 | 伤寒十馀日,邪气结在里,寒热往来,大便秘涩,腹满胀痛,语言谵妄,心中痞硬,饮食不下;或不大便五、六日,绕脐刺痛,时发烦躁,及汗后如疟,日晚发热,兼脏腑实,脉有力者,可服。 |
提示 | 此药治伤寒内热里实,若身体疼痛,是表证末解,不可服之。 |
出处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大柴胡汤 |
|
组成 | 柴胡(二钱半) 大黄(三钱) 枳实(一钱) 赤芍药(二钱) 黄芩(二钱) 半夏(二钱) |
---|---|
用法 |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远服。 |
功用 | 治伤寒十余日不解,邪热结在里,身热烦燥,言语谵妄,大便不通,绕脐刺痛。 |
出处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易简方》:大柴胡汤 |
|
组成 | 柴胡2两,半夏3分,黄芩3分,甘草3分,枳实半两,大黄1两。 |
---|---|
用法 | 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大枣1个,煎6分,去滓,食前服。 |
功用 |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往来寒热;或心下急,郁郁微烦;或口生白苔,大便不通;或发热汗出;或腹中满痛;或日晡发热如疟;或6-7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 |
提示 | 热除,不宜遽服补药,仍忌羊肉、腰子、酒,并难化之物。避房室。 |
出处 | 《易简方》 |
《普济方》卷四十四引《指南方》:大柴胡汤 |
|
组成 | 柴胡3两,黄芩3两,芍药3两,甘草(炙)3两,半夏2两半(汤洗7次),大黄2两,枳实1两(麸炒,去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10片,大枣2个,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 |
功用 | 疏利风热。主头痛。痰嗽,腹胀,及里证未解。 |
出处 | 《普济方》卷四十四引《指南方》 |
《痢疟纂要》卷九:大柴胡汤 |
|
组成 | 柴胡、黄芩、半夏、枳实、芒消、大黄。 |
---|---|
用法 | 生姜、大枣为引。 |
功用 | 感时行疠气,表邪里邪俱实者。 |
出处 | 《痢疟纂要》卷九 |
《圣惠》卷十一:大柴胡汤 |
|
组成 | 柴胡2两(去苗),黄芩1两,赤芍药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枳实(麸炒令黄)1两,槟榔1两,白术1两,赤茯苓1两。 |
---|---|
制备 | 上为粗散。 |
用法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功用 | 伤寒2-3日,心中悸,呕吐不止,心急郁郁微烦者,尚未解。 |
出处 | 《圣惠》卷十一 |
《外台》卷一引《范汪方》:大柴胡汤 |
|
组成 | 柴胡8两,半夏(汤洗)8两,生姜4两,知母2两,芍药2两,大黄2两,萎蕤2两,甘草(炙)3两,人参3两。 |
---|---|
制备 | 上切。 |
用法 | 方中甘草用量原缺。《外台》引《集验方》无人参。 |
功用 | 伤寒7-8日不解,默默烦闷,腹中有干粪,谵语。 |
提示 | 忌海藻、菘菜、羊肉、饧。 |
出处 | 《外台》卷一引《范汪方》 |
《伤寒大白》卷二:大柴胡汤 |
|
组成 | 柴胡、黄芩、广皮、甘草、半夏、大黄。 |
---|---|
用法 | 口燥渴,去半夏;腹中胀,加枳壳;小便涩,加木通。 |
功用 | 双解表里。主少阳表症未解,里症又急,潮热,大便秘,有下症者。 |
出处 | 《伤寒大白》卷二 |
《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大柴胡汤 |
|
组成 | 柴胡2两(去苗),枳壳半两(麸炒微黄),黄芩2两,赤芍药1两,半夏1两(汤洗7次)。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此方比大柴胡汤,无大黄、枳实,用枳壳;比小柴胡汤,无甘草、人参,多枳壳、芍药。详之治十一证,皆治大柴胡汤之轻证,小柴胡汤之重证。又治阴病可下证中,度量自得其宜。 |
功用 | 阳明病,外证身热汗出,不恶寒,但恶热;阳明病,脉迟,发热头眩,小便难,欲作谷疸;阳明病,胁下坚满,大便秘而呕,口燥者;阳明病中风,其脉浮大,短气心痛,鼻干,嗜卧,不得汗,一身悉黄,小便难,有潮热而哕,耳前后肿,刺之虽小愈,外未解者;少阳病,口苦干燥,目眩者;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少阴病,汗则谵语者;少阴病,恶寒而蜷,时时自烦,不欲厚衣者;少阴病,下利清水,色青,心下痛,口干燥者;厥阴病,阳脉涩,阴脉弦,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厥阴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不可转侧者。 |
出处 | 《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 |
《治痘全书》卷十三:大柴胡汤 |
|
组成 | 柴胡、白芍、枳壳、黄芩、大黄。 |
---|---|
用法 | 《痘科类编》用量作“各一钱”。表里俱见之症,加石膏、知母。 |
功用 | 痘疮,腰疼腹痛,寒热往来,热毒欲发不出者。痘疮寒热,大便秘者。 |
出处 | 《治痘全书》卷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