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方剂 / 白头翁汤

其他来源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下:白头翁汤

组成 白头翁 厚朴 阿胶 黄连 秦皮 附子 黄柏 茯苓 芍药各6克 干姜 当归 赤石脂 甘草 龙骨各9克 大枣30枚 粳米12克
制备

上十六味,叹咀。

用法 以水1.2升,先煮米令熟,出米纳药,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功用 清热止痢。治赤痢下血,里急后重,连月不愈。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下

李文亮方:白头翁汤

组成 白头翁30克,黄连9克,黄柏9克,秦皮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 清热祛湿,解毒止痢。主肠胃湿热,兼血分热毒,湿热毒邪结聚。
出处 李文亮方

《千金》卷十五:白头翁汤

组成 白头翁2两,厚朴2两,阿胶2两,黄连2两,秦皮2两,附子2两,黄柏2两,茯苓2两,芍药2两,干姜3两,当归3两,赤石脂3两,甘草3两,龙骨3两,大枣30个,粳米1升。
用法 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先煮米令熟,出米,纳药煮取3升,分4服。
功用 赤滞下血,连月不愈。
出处 《千金》卷十五

《外台》卷二十五引《古今录验》:白头翁汤

组成 白头翁2两,干姜2两,甘草(炙)1两,当归1两,黄连1两半,秦皮1两半,石榴皮1两(生者2两)。
制备

上切。

用法 以水8升,煮取3升,分为4服。
功用 寒痢急下及滞下。
出处 《外台》卷二十五引《古今录验》

《普济方》卷三五五:白头翁汤

组成 白头翁(刘寄奴花亦可)2两,甘草2两,阿胶2两,黄连3两,柏皮3两,陈皮3两。
用法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碗半,煎至7分,去滓,空心服,日3次。
功用 清风火,平肝。主产后下痢虚极。
出处 《普济方》卷三五五

《普济方》卷三九七:白头翁汤

组成 黄连(去须)1两,白头翁半两,酸石榴皮(炙)半两,犀角(镑屑)半两(一方无犀角)。
制备

上药治下筛。

用法 1-2岁儿,每服半钱,水7分,煎至4分,去滓,分温2服,空心、午间、晚各1次。
功用 小儿热毒下痢如鱼脑,手足壮热。
出处 《普济方》卷三九七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普济方》卷二一二:白头翁汤

组成 白头翁2两,黄连3两,柏皮3两,椿皮3两。
制备

上锉为散。

用法 每服4大钱,水1盏,煎7分,去滓服。
功用 热痢滞下,下血连月不愈。
出处 《普济方》卷二一二

明医指掌》卷四:白头翁汤

组成 白头翁、秦皮、黄连各等分。
功用 协热自利,小便赤涩,热痢下重。
出处 《明医指掌》卷四

《杏苑》卷四:白头翁汤

组成 白头翁2两,黄连3两,黄柏2两,陈皮2两。
用法 上(口父)咀。水1斗,煮5升,去滓,每服1升。
功用 湿热痢疾
出处 《杏苑》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