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伍
-
功用
-
运用
-
方解
-
说明
辨证加减
(1) 发热、痰浓、痰黄:加山海螺24g 蒲公英9g 银花12g 忍冬藤24g;甚者加鱼腥草15g 败酱草15g;退热加白薇9g 柴胡9g 黄芩9g。
(3) 伴肺气梗塞:加重桃仁至15g 冬瓜仁5g,加枳壳6g 苦桔梗4.5g 郁李仁9g 瓜蒌仁9g。
(4) 伴肺郁血肿大:加柴胡9g 生牡蛎30g 赤芍9g 郁金9g。
(5) 支气管痉挛,影响排痰时须用解痉药,麻黄改浙贝母15g,酌加干地龙9g 玉蝴蝶6g
(6)粘液分泌(痰粘不利):加紫菀9g 白前9g 南沙参12g 白果(打)9g或象贝母9g 前胡6g
(7) 痰涎阻塞气机,时时欲厥,又不能作手术者:加猴枣散0.6g 竹沥30ml 姜汁少许冲服
(8) 心力不振、虚气上逆、时时欲脱者:加人参9g 蛤蚧尾4.5g 黑锡丹(包煎)9g
(9) 阳虚汗出发冷者:加制附片9g以护其阳。
至于痰的辨证用药,除上述及一般寒热虚实的加减用药之外,浆液性痰加小蓟12g 茅根30g 米仁15g(多见肺水肿肺郁血);老痰粘滞如絮, 咯之不利,加海蛤粉12g 瓜蒌12g 瓦楞子12g;痰涎壅盛、大便闭结、内热口渴,加礞石滚痰丸、竹沥达痰丸适量包煎。
-
出处《陈苏生》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