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伍
-
功用生肌止痛 ,消肿毒。疮疖,肿毒。
-
运用
-
方解
-
说明
-
出处《普济方》卷三一四
其他来源
《疡医大全》卷十:乌金膏 |
|
组成 | 晋矾(即明矾)1两,米醋(自造红香者佳)1碗半。 |
---|---|
制备 | 共入铜锅内,文武火熬干;如湿,翻调焙干,取出去火气,研细末。用时不拘多少,再研至无声,入生蜜调匀,盛瓷罐内。 |
用法 | 涂点患处,久闭。或5日、7日,上下胞俱肿,方可歇药数日,其红肿尽消,观轻重再点。如漏睛脓出,用膏和匀,作条晒干,量穴深浅,插入化去瘀肉白管,则新肉自生,而脓自止矣。 |
功用 | 诸般外障风痒,血缕癍疮,胬肉扳睛,鸡冠蚬肉,漏睛疮。 |
出处 | 《疡医大全》卷十 |
《鸡峰》卷二十二:乌金膏 |
|
组成 | 白芷1分,桂1分,当归1分,川芎1分,麝1分,白及1分,白蔹1分,血竭2钱,没药2钱,乳香2钱(研细)。 |
---|---|
制备 | 上锉细,和令匀,以白绵裹,用清油3斤,将药包入油内,以文武火煎,候紫黑色,去药包煎5-7沸,入黄丹24两,以文武火煎药油如光漆,将少许滴水内成珠子,以津涂手,将药摊无油污手即成。入丹后更依次第下下药末,先入血竭,次没药,次麝香,次乳香,收贮垍器内。 |
用法 | 如常使用。 |
功用 | 背疮。 |
出处 | 《鸡峰》卷二十二 |
《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家宝》:乌金膏 |
|
组成 | 通草1分,黄皮1分,大黄1分。 |
---|---|
制备 | 各烧存性为末。 |
用法 | 每用1钱,獖猪胆调成膏,于阴上涂。如未退,煎蛇床子汤洗后再涂。 |
功用 | 小儿疳气灌入阴,黄亮色。 |
出处 | 《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家宝》 |
《幼幼新书》卷八引张涣方:乌金膏 |
|
组成 | 乌梢蛇1条(肉酒浸1宿,焙),蚕纸1张(烧),蝉壳(蝉蜕)半两,全蝎半两,朱砂(飞)半两,金箔20片,龙脑半钱,麝半钱。 |
---|---|
制备 | 上为细末,研匀,蜜和如皂子大。 |
用法 | 每服1粒。人参、薄荷汤化下。 |
功用 | 胎痫潮发;小儿急慢惊风,潮搐频并。 |
提示 | 黑龙膏(《普济方》卷三七五引《全婴方》)。 |
出处 | 《幼幼新书》卷八引张涣方 |
《圣济总录》卷一三○:乌金膏 |
|
组成 | 油半斤,盐花1两,黄蜡3两,柳枝2两(锉)。 |
---|---|
制备 | 上4味,先熬油令沸,下柳枝煎,候焦黄漉出,绵布绞去滓,再煎,下蜡、盐花,以柳篦搅令稀稠得所,以瓷盒盛。 |
用法 | 用故帛上摊贴。若3日内,未成脓便消;已成脓,头未破者即溃,不须针灸。其疮变痛成痒,是药力也。若是恶疮发背,用药贴后出脓血及黄水、赤汁,贴膏令出尽,以愈为度。 |
功用 | 一切恶疮、发背、毒肿。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三○ |
《痈疽神秘验方》:乌金膏 |
|
组成 | 巴豆(去壳)。 |
---|---|
制备 | 炒焦,研如膏。 |
用法 | 点肿处则解毒,涂瘀肉则自腐化。加乳香、没药少许,亦可紝疮内。入香油少许,稠稀可用。 |
功用 | 腐化瘀肉,推陈致新。一切疮毒。 |
出处 | 《痈疽神秘验方》 |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乌金膏 |
|
组成 | 僵蚕(酒洗)5钱,全蝎(去足尾,酒洗)5钱,甘草5钱,紫草5钱,白附子(味苦内白者真)5钱,麻黄5钱,川山甲(炒,末)2钱半,蝉蜕(去头足,酒洗净)2钱。 |
---|---|
制备 | |
用法 | 每服1丸,灯心汤化下。 |
功用 | 痘疮,发热至7日以前,或因风寒,痘不起发;或红紫;或惊搐者。 |
出处 |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
《外科全生集》卷四:乌金膏 |
|
组成 | 乌铅1斤。 |
---|---|
制备 | 用白砒3钱熔化,次日铅面刮下者,名曰金顶砒,再以铅熔,浇薄如纸片。 |
用法 | 照患孔大小,剪如膏药1方,针刺20-30眼,取光面贴孔上。每日煎紫花地丁草汤洗孔,并洗膏2次,3日内毒水流尽,色变红活,以水飞伏龙散掺上,仍用前膏贴外。妇人须待月信之后贴起。 |
功用 | 烂腿日久不愈。 |
提示 | 忌多立、行走、房事、食毒物。 |
出处 | 《外科全生集》卷四 |
《理瀹》:乌金膏 |
|
组成 | 当归2两,川芎1两,桃仁5钱,姜炭5钱,甘草5钱,红花5钱,延胡5钱,官桂(肉桂)5钱,灵脂5钱,香附5钱。 |
---|---|
制备 | 麻油熬,黄丹收膏。 |
功用 | 消积行瘀。产后诸病。 |
出处 | 《理瀹》 |
《疡科纲要》卷下:乌金膏 |
|
组成 | 巴豆白肉(烧灰,压去油)、元寸(麝香)。 |
---|---|
制备 | 上为末。 |
用法 | 掺患处。 |
功用 | 化腐止痛。恶疮顽肉。 |
出处 | 《疡科纲要》卷下 |
《青囊秘传》:乌金膏 |
|
组成 | 桐油1斤(入锅熬,起白星为度),黄蜡1两5钱(熔化)。 |
---|---|
制备 | 入研细大黄末1斤,搅匀,再入冰片2分。 |
用法 | 摊贴。 |
功用 | 足三阴湿热,腿脚红肿皮破,脂脓浸淫不止,痛痒非常者。 |
出处 | 《青囊秘传》 |
《同寿录》卷四:乌金膏 |
|
组成 | 净清油20两,马钱子2两,地木鳖仁2两,蓖麻肉2两(净),密陀僧6两(细末),赤金49张。 |
---|---|
制备 | 上药先入清油内炼至枯色,去滓再熬,滴水成珠,再下陀僧末,搅匀熬成,取起,飞入赤金,和匀为度。 |
功用 | 痈疽,发背,肿毒,疔疮。 |
出处 | 《同寿录》卷四 |
《文堂集验方》卷四:乌金膏 |
|
组成 | 巴豆20粒(去壳及细皮,炒黑存性),雄黄2分。 |
---|---|
制备 | 上为细末。 |
用法 | 取少许掺腐肉上,1日1夜即去,麻油调涂亦可。 |
功用 | 去腐生新。一切腐肉。 |
出处 | 《文堂集验方》卷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