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伍
-
功用
-
运用
-
方解
-
说明忌食辛辣、腻物。
-
出处
其他来源
《摄生众妙方》卷六:鸡鸣丸 |
|
组成 | 半夏、贝母、杏仁(去皮尖)、苦葶苈、桔梗、陈皮、北五味、旋覆花、紫苏子、甘草、阿胶(炒灰)、人参、御米壳各等分。 |
---|---|
制备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
用法 | 每服1丸,用乌梅1个,大枣3枚,煎汤,食远嚼药吞下。 |
功用 | 诸般咳嗽。 |
出处 | 《摄生众妙方》卷六 |
《医学碎金录》引《蘡薁轩膏丹丸散真方汇录》:鸡鸣丸 |
|
组成 | 知母1两,贝母1两,杏仁1两,阿胶(面炒)1两,葶苈子(隔纸炒)1两,款冬1两,甘草1两,半夏1两,五味子1两,广皮1两,桔梗1两,紫苏1两,天冬1两,沙参1两,旋覆花1两。 |
---|---|
制备 | 炼蜜为丸,每丸重二钱。 |
用法 | 早、晚各服1丸,小儿1丸分4服。 |
功用 | 咳嗽痰喘,日轻夜重,秋冬必发,或久咳声哑,盗汗,不思饮食。 |
出处 | 《医学碎金录》引《蘡薁轩膏丹丸散真方汇录》 |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沙市方):鸡鸣丸 |
|
组成 | 知母1两,杏仁1两,阿胶珠1两,葶苈子5钱,紫菀(炙)1两,粉甘草5钱,法半夏1两,北五味5钱,桔梗5钱,广陈皮1两,全紫苏1两,天冬1两,罂粟壳(炙)1两,复花(炙)1两,川贝母1两,党参1两。 |
---|---|
制备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法 | 每服3钱,温开水下,1日2次,小儿老人酌减。 |
功用 | 气管发炎,咳嗽气促,哮喘痰多,睡眠不宁。 |
提示 | 肺弱咳嗽而无痰喘者忌服。 |
出处 |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沙市方) |
《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五引《中朝方》:鸡鸣丸 |
|
组成 | 知母(酒炒)、贝母(炒)、陈皮(去白)、桑白皮(蜜炒)、款冬花、旋覆花、天冬、麦冬、人参、葶苈子(炒)、桔梗、杏仁(麸炒)、半夏(姜制)、阿胶珠、甘草各等分。 |
---|---|
制备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
用法 | 以乌梅汤或生姜汤化下1丸。 |
功用 | 喘嗽。 |
出处 | 《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五引《中朝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