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竹穴
穴位名
攒竹 Cuán zhú,别名:眉本,眉头,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穴,员柱,矢光,眉柱,始元,小竹,眉中。攒,有聚集之义,两眉紧蹙谓攒眉;竹,植物名,叶具平行,脉叶柄成鞘。眉犹竹叶,穴在眉内侧端,喻如新篁攒生,本穴犹竹叶之蒂柄,《针灸甲乙经》有:“在眉头陷者中。”因名攒竹。
经属
属足太阳膀胱经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取法:皱眉,眉毛内侧端有一隆起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眼轮匝肌。有额动、静脉。分布着额神经内侧支。皮肤由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支配。皮下组织内有眶上动、静脉的分支。枕额肌的额腹和眼轮匝肌的眶部肌纤维互相移行。以上诸肌均属表情肌,由面神经的颞支支配。动脉来自眼动脉的终支额动脉。
作用与主治
主治:头、目等疾患,如前额痛,眉棱骨痛,目眩,目视不明,目赤肿痛,近视,眼睑瞤动,面瘫,头痛,目眩,迎风流泪,胬肉攀睛,眼睑动,目翳,颊痛,鼽衄,项强不可回顾,癫痫
,尸厥,狂证, 小儿惊风,面痛,眼睑下垂, 腰痛, 面神经麻痹,现代又多用 攒竹穴治疗 急性结膜炎,慢性 结膜炎,泪囊炎,角膜白斑, 神经性头痛等。攒竹穴为治疗眼疾和面瘫的常用穴。配伍
3、配攒竹穴、阳白穴治疗眼睑下垂
刺灸法
刺法:平刺0.5~0.8寸。
灸法:禁灸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头风痛、鼻鼽衄、眉头痛、善嚏、目如欲脱、汗出寒热、面赤、颊中痛、颈椎不可左右顾、目系急、瘛疭,攒竹主之。痔痛,攒竹主之。小儿痫发、目上插,攒竹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项强急痛不可顾,痫发瘛疭,狂走不得卧,心中烦。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眼中赤痛及睑瞤动。
《针灸大成》:治泪出目眩,瞳子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