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渎穴
穴位名
中渎 Zhōngdú,出《针灸甲乙经》。《医学纲目》作中犊。中即中间,渎即河流,此穴在股外侧两筋之中,形如河流,故名中渎。
经属
属足少阳胆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腘横纹上5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取法:先找到风市(直立垂手,手掌并拢伸直,中指指尖处即是风市穴),直下量3横指处即是中渎穴。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髂胫束、股外侧肌、股中间肌。皮肤由股外侧皮神经。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阔筋,在肌二头肌外侧入股外侧肌,直抵股骨表面的骨膜。前肌由坐骨神经支配,后肌由股神经支配。
作用与主治
主治:腰腿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痿痹,腰膝酸痛,筋痹不仁,半身不遂
, 脚气,下肢痿痹麻木,现代又用中渎穴治疗 坐骨神经痛,膝 关节炎,腓肠肌痉挛等。配伍
2、配阴市穴治下肢外侧凉麻、疼痛。
3、配环跳穴、风市穴、膝阳关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治中风后遗症、下肢瘫痪及小儿麻痹症。
刺灸法
刺法:直刺1~1.5寸,局部有胀重感。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胆囊有问题的人,按中渎穴肯定很痛,每天坚持敲打中渎穴对胆囊有保健和调理作用。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治寒气在分肉间,痛上下,痹不仁,中渎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寒气入于分肉之间,痛攻上下,筋痹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