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络腧穴 / 太白穴

    太白穴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太白穴

    穴位

    太白 Tàibái,出《灵枢·本输》。太,同大,广大,高大之意。为脾经之原穴,属土。太白,山名,即终南山。《淮南子·坠形》:“西方金也,其神名太白。”土生金,金气至此已明显如星矣,可与隐白互参。穴在高大突起的第一跖骨小头之后缘,且此处皮色亦较白,骨高肉白,故象形比拟而以太白山名之。

    经属

    足太阴脾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取法: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后下方掌背交界线凹陷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纤维鞘、(踇)展肌腱、(踇)短屈肌。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分布着隐神经与腓浅神经的分支。皮肤由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内侧支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筋膜进入趾跖侧筋膜及其形成的趾纤维鞘的十字部,再进(踇)展肌(腱)和(踇)短屈肌(腱),该二肌为足底内侧神经支配。

    作用与主治

    作用:健脾和胃清热化湿

    主治:胃痛胃炎急性肠胃炎,慢性肠胃炎,胃痉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泄泻,饥不欲食,食而不化,消化不良肠炎,腹胀,腹痛,肠鸣,呕吐泄泻痢疾便秘,痔疾,脚气,体重节痛,水肿肠痈,身重,骨节酸痛胸胁胀满,热病无汗,手足厥冷,脚气红肿,膝胫酸痛,转筋,神经性呕吐,肠疝痛,肠出血,呃逆,痔漏纳呆胸胁胀痛,痿证,痔疮腰痛,下肢麻痹或疼痛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0寸,局部有酸胀感。

    灸法: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按摩: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反复揉按太白穴,每次2~3分钟。可治呕吐、消化不良、腹痛、肠呜、便血、便秘等症。

    配伍

    1、配公孙穴大肠俞穴三焦俞穴治肠鸣,腹泻

    2、配内关穴足三里穴大椎穴天枢穴合谷穴发热身重、腹痛胀满、呕吐、泄泻。

    3、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4、配复熘穴、足三里穴治腹胀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热病,满闷不得卧,太白主之;胸胁胀,肠鸣切痛,太白主之;身重骨痠,不相知,太白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头痛寒热,汗出不恶寒;膝股肿,痠转筋。

    《备急千金要方》:主腹胀,食不化,喜呕,泄有脓血。主热病先头重,颜痛,烦闷,心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以俯仰,又热病满闷不得卧,身重骨痛不相知。主霍乱,逆气。

    针灸大成》:主身热烦满,腹胀食不化,呕吐,泄泻脓血,腰痛,大便难,气逆霍乱,腹中切痛,肠鸣,膝股胻酸转筋,身重骨痛,胃心痛,腹胀胸满,心痛脉缓。

    医宗金鉴》:太白、丰隆二穴,应刺之症,即身重,倦怠,面黄,舌强而疼,腹满时时作痛,或吐或泄,善饥不欲食,皆脾胃经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