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络腧穴 / 曲池穴

    曲池穴

    曲池穴

    穴位

    曲池 Qūchí,出《灵枢·本输》。别名阳泽、鬼臣、鬼腿。曲即弯曲,池即池塘,指体表凹陷,屈肘取穴,在肘横纹桡侧端陷中,故名曲池。

    经属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手阳明大肠经。是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的合穴,五行属土。

    定位与取法

    定位: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取法:屈肘成直角,先找到肘横纹终点,再找到肱骨外上踝,两者连线中点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前臂筋膜、桡侧腕长、短伸肌、肱桡肌、肱肌。有桡侧返动、静脉的分支。分布着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皮肤由臂后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还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经前臂筋膜,深进桡侧腕长、短伸肌,由肱桡肌的后而进入该肌肉,穿过桡神经干可抵肱肌。以上诸肌除肱肌由肌皮神经支配外,其他肌肉则由桡神经深支支配。

    作用与主治

    作用:清邪热、调气血、祛风湿、利关节

    主治:热病,半身不遂风疹,手臂肿痛无力,臂肘疼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瘰疬,伤寒,发热流感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咽喉肿痛,胸中烦闷,咳嗽气喘肺炎,扁桃体,颈肿,胸膜炎肋间神经痛,齿痛,目不明,目赤痛,腹痛吐泻泄泻痢疾便秘肠痈高血压,消渴,水肿月经不调丹毒疮疡疔疮疥疮湿疹,瘾疹,荨麻疹麻疹,皮肤干燥,癫狂,瘛疭,善惊,中暑,高血压,神经衰弱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0寸,深刺可透少海,局部有酸胀感,或向上放散至肩部,或向下放散至手指。注意:曲池穴禁用于脑血栓形成、伴有血压不稳定的患者。针刺时不可强刺激,以防脑出血。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5~20分钟。禁用直接灸。

    按摩:初秋温燥易侵袭人体,故应清燥祛热,可每天下午1:00~3:00按摩曲池穴2分钟。

    配伍

    1、配风池穴治外感。

    2、配大椎穴十宣穴治高热。

    3、配肩髑穴、合谷穴上关节疾患。

    4、配足三里穴人迎穴治高血压。

    5、配支沟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

    6、配肩髃穴合谷穴、手三里穴中渚穴阳谷穴治上肢不遂。

    7、配神门穴鱼际穴治呕血。

    8、配少泽穴、合谷穴、太冲穴治瘛疭、癫疾。

    9、配血海穴、足三里穴治皮肤病

    10、配人迎穴、内关穴风池穴治高血压。

    11、配合谷穴、外关穴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目赤。

    12、配合谷穴、血海穴、委中穴膈俞穴治丹毒,荨麻疹。

    13、配内关穴、合谷穴、血海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太冲穴、昆仑穴太溪穴、阿是穴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4、配合谷穴、血海穴、三阴交穴治冬眠灵药物反应。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伤寒余热不尽,曲池主之。胸中满,耳前痛,齿痛,目赤痛,颈肿,寒热,渴饮辄汗出,不饮则皮干热,曲池主之。肩、肘中痛,难屈伸,手不可举,腕重急,曲池主之。目不明,腕急,身热,惊狂,躄痿痹,瘛疭,曲池主之。癫疾吐舌,曲池主之。

    针灸大成》:主绕踝风,手臂红肿,肘中痛,偏风半身不遂,恶风邪气,泣出喜忘,风瘾疹,喉痹不能言,胸中烦满,臂膊疼痛,筋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屈伸难,风痹,肘细无力,伤寒余热不尽,皮肤干燥,瘛疭癫疾,举体痛痒如虫啮,皮脱作疮,皮肤痂疥,妇人经脉不通。

    《针经标幽赋》:肩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

    备急千金要方》:耳痛。举体痛痒如虫噬,痒而搔之,皮便脱落作疮,灸曲池二穴,随年壮,发即灸之神良。

    千金翼方》:瘾疹,灸曲池二穴,随年壮神良。

    医宗金鉴》:主治中风,手挛筋急,痹风疟疾,先寒后热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