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谷穴
穴位名
前谷 Qiángǔ,出《灵枢·本输》。前为方位之义,乃后之反;泉出通川为谷,又肉之小会为谷。穴在手小指本节后陷之前,又因孔穴所在之处骨肉相会,凹陷如谷,属手太阳小肠之荥水穴,《针灸甲乙经》有:“前谷者,水也。”故以为名。
经属
属手太阳小肠经。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荥穴,五行属水。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手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取法:握拳,小指掌指关节前有一皮肤皱襞突起,其尖端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指背腱膜、指骨骨膜。有来自尺动、静脉的指背动、静脉。分布着来自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及指掌侧固有神经。皮肤由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和指掌固有神经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在上述二神经之间,可达指背筋膜增厚的纤维韧带,其深方既是小指近节指骨外侧部骨膜。动脉血液直接由掌浅弓内侧发出的小指尺掌侧动及其分支供应。
作用与主治
作用:清热解表、调气通络
主治:热病汗不出,疟疾,癫狂,痫证,耳呜,头痛,目痛,咽喉肿痛,乳汁分泌不足,产后无乳,乳腺炎,痄腮,耳聋,耳鸣,目翳,鼻衄,扁桃体炎及咳嗽胸满,热病无汗,头痛项强,头项强急,目赤,鼻塞,咽痛,手心发热,手指麻痒,手指麻木,指痛不能握拳,掌指关节红肿,肘臂腕中痛,前臂神经痛,肘挛,喉痹,吐血,小便赤难,癫痫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常用拇指指腹按揉前谷穴,每次1~3分钟,对上肢麻痹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配伍
1、配大椎穴治疟疾。
2、配照海穴
治急性 喉炎。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咳而胸满,前谷主之。劳瘅小便难,前谷主之。肘臂腕中痛,颈肿不可以顾,头项急痛,眩,淫泺,肩胛小指痛,前谷主之。臂不可举,头项痛,咽肿不可咽,前谷主之。热病汗不出,狂互引癫疾,前谷主之。目中白翳,目痛泣出,甚者如脱,前谷主之。鼻不利,前谷主之。
《针灸大成》:主热病汗不出,痎疟癫疾,耳鸣,颈项肿,喉痹,颊肿引耳后,鼻塞不利,咳嗽吐衄,臂痛不得举,妇人产后无乳。
《医宗金鉴》:主治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