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络腧穴 / 中冲穴

    中冲穴

    中冲穴

    穴位

    中冲 Zhōngchōng,出《灵枢·本输》。中指方位而言,不偏之谓中。冲,直上曰冲,并有冲要、通达之义。手厥阴心包经之气,中道而行,直达手中指之端,言穴居中指尖端冲要之地,可与少冲关冲互参。

    经属

    属手厥阴心包经,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五行属木。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取法:俯掌,在手中指尖端的中央取穴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指腱鞘及鞘内指深屈肌腱、末节指骨粗隆。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分布着正中神经之指掌侧固有神经。皮厚,富有汗腺,但没有汗毛和皮脂腺。穴位皮肤由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分布。该部位神经末稍非常丰富,角觉特别灵敏,可辨别物体的质地和形态。指掌侧的皮下脂肪积聚成球,有纤维隔介于其间,皮肤连于指骨骨膜及腱鞘,指掌侧固有神经伴行的同名动脉,发出指掌支,在指端形成丰富的血管网,营养指骨、关节、腱膜和皮肤。

    作用与主治

    作用:苏厥开窍,清心泄热

    主治:神志病、热病及舌疾:如心痛,心烦,中风昏迷中暑,热病汗不出,目赤,舌强不语,舌下肿痛,小儿夜啼,掌中热,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昏迷,舌强肿痛,热病,昏厥,小儿惊风,休克,癔症,癫痫胃脘疼痛霍乱吐泻头痛,肘痛,掌热,热病心烦,身热如火,晕厥,惊风,脑出血,癔病,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舌炎,结膜炎等。

    刺灸法

    刺法: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孕妇禁用。

    灸法: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孕妇禁用。

    按摩:用较重的手法掐中冲穴,或用硬物,如发夹,捻按中冲穴约10秒钟,可治疗晕车、中风昏迷、中暑等症状。

    配伍

    1、配人中穴、内关穴治休克。

    2、配命门穴治身热。

    3、配廉泉穴治舌下肿痛。

    4、配水沟穴内关穴治昏厥。

    5、配水沟穴、太冲穴劳宫穴曲泽穴治中风昏迷。

    6、配大椎穴曲池穴曲泽穴治中暑。

    7、配少商穴商阳穴少冲穴治不省人事、牙关紧闭

    8、配劳宫穴、大陵穴治掌中热。

    9、配人中穴、廉泉穴治舌强肿痛。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10、配少商穴、合谷穴治小儿惊风。

    文献摘要

    脉经》:心病,其色赤,心痛,短气,手掌烦热,或啼笑骂詈,悲思愁虑,面赤身热,其脉实大而数,此为可治。春当刺中冲,夏刺劳宫……

    针灸甲乙经》:热病烦心,心闷而汗不出,掌中热,心痛,身热如火,浸淫烦满,舌本痛,中冲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舌本痛。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热病烦闷,汗不出,掌中热,身如火,心痛,烦满,舌强。

    类经图翼》:主治热病汗不出,头痛如破,身热如火,心痛烦满,舌强痛,中风不省人事。

    针灸大成》:惊风,灸中冲、印堂合谷,各数十壮。

    医宗金鉴》: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盛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

    《百症赋》:廉泉、中冲,舌下肿痛堪取。

    《玉龙歌》:中风之证症非轻,中冲二穴可安宁,先补后泻如无应,再刺人中立便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