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络腧穴 / 下脘穴

    下脘穴

    下脘穴

    穴位

    下脘 Xiàwǎn,出《灵枢·四时气》。别名幽门。下即下方,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下部,故名下脘。

    穴位经属

    任脉,是足太阴脾经、任脉的交会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取法:在上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中央向上3横指处即是。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九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九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作用与主治

    作用:健脾和胃,消积化滞

    主治:脾胃疾患:如胃痛,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肠炎痢疾,腹中痞块,腹痛腹胀泄泻呕吐,食谷不化,痞块,胃脘疼痛,呃逆,不欲食,小儿疳疾,虚肿,小便黄赤反胃,肠鸣,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腹坚硬胀,痞块连脐上,呕逆,日渐消瘦,胃溃疡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寸,局部酸胀。孕妇慎用。

    灸法: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按摩时以手掌按揉下脘穴50~100次,对缓解腹痛,治疗消化不良、呕吐十分有效。

    穴位配伍

    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治胃炎,消化不良。

    梁门穴治消化道溃疡。

    关元穴治大便带血。

    陷谷穴治肠鸣,食谷不化。

    中脘穴治腹坚硬胀,痞块。

    足三里穴治食饮不化,入腹还出。

    天枢穴、足三里穴治腹泻

    配足三里穴、肾俞穴膈俞穴、中脘穴、脾俞穴治反胃。

    天枢穴、上巨虚穴便秘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足太阴、任脉之会。

    《针灸甲乙经》:食饮不化,入腹还出,下脘主之。

    外台秘要》:主食饮不化,入腹还出,六腑之谷气不转。

    《外台秘要》:引孕妇不可灸。

    针灸聚英》:穴当胃下口,小肠上口,水谷于是入焉。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腹痛,六腑之气寒,谷气不转,不嗜食,小便赤,腹坚硬,痞块,脐上厥气动,日渐羸瘦。

    针灸大成》:主脐下厥气动,腹坚硬,胃胀,羸瘦,腹痛,六腑气寒,谷不转化,不嗜食,小便赤,痞块连脐上厥气动,日渐瘦,脉厥动,反胃。反胃,先取下脘,后取足三里(泻),胃俞膈俞(百壮),中脘,脾俞

    《胜玉歌》:胃冷下脘却为良。

    《百症赋》:腹内肠鸣,下脘、陷谷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