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松花

    松花

    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油松、赤松、黑松等的花粉。

  • 名称
    松花(Sōnɡ Huā)
  • 英文名
  • 别名
    松黄、松粉、松花粉
  • 性味
    甘,性温
  • 归经
    肝;胃经
  • 功效
    祛风;益气;收湿; 止血。主 头痛眩晕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泄泻 下痢湿疹 湿疮创伤出血
  • 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冲服。外用:适量,干撒或调敷。
  • 禁忌

    血虚内热者慎服。

    1.《本草衍义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补遗》:“多食能发上焦热。”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体弱便结,溺黄者忌用。”

  • 附方
  • 应用
  • 论述

    1.《纲目》:“今人收花和白沙糖印为饼膏,充果饼食之,且难久收,恐轻身疗病之功,未必胜脂叶也。”2.《植物名实图考》:“关东松枝干凌冬翠碧,结实香美,子为珍果。永平亦有之。凡北地松难长,多节质坚,材任栋梁,通呼油松,盛夏节间汁即溢出。南方松仅供樵薪,易生白蚁。惟水中椿,年久不腐。雩娄农曰:《尔雅》:枞,松叶柏身。《注》:今大庙梁材,《尸子》所谓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枞盖松类而异质耳。今匠氏攻木者,有灰松、黄松二种。灰松易生,质轻速腐,有藉为薪,皆是物也。黄松亦曰油松,多脂,木理坚,多生山石间。北地巨室,非此不能胜任。余常至卢龙试院,观所谓古松者,皆数百年物,棘身矗干,碧润多节,与老松龙鳞,渺不相属。而长风谡谡,巨浪撼空,审其钗股,则皆七鬣,意谓即美枞也。湘中方言,谓松为丛,简犊中或作枞,则松、枞果一类欤。结实之松,叶同而木駮,凸凹如刻画,惟燕、辽及滇有之。《演繁露》以枞为丝杉。松、杉叶迥异,《尔雅》两载,恐非类也。园庭古寺有尘尾松、栝子松(即剔牙松)、金钱松、鹅毛松,皆盆几之玩,非栋梁之用,五大夫之庶孽耳。塞外五台有落叶松,蒙古取其皮以代茶。高寒落木,异乎后调,又其木坚有刺毒,能腐入肉。寄生白脂厚五六寸,光洁似玉,微软而坚,或有用为靴底。又有白松,直干盘枝,上短下长,望如浮图,质体独轻,非木公之别族,则因地而异其形性矣。"论松花粉润心肺益脾气的功效叶天士:"松花,其主润心肺者,饮食入胃,脾气散精,输于心肺。松花味甘益脾,气温能行,脾为胃行其津液,输于心肺,所以能润心肺也。益气者,气温益肝之阳气,味甘益脾气之阴气也。风气通肝,气温散肝,所以除风。脾统血,味甘和脾,所以止血也。可以酿酒者,清香芳烈,宜于酒也。”(《本草经解》)[附注]同属植物高山松 Pinus densata Mast.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思茅松 P. kesiya Royle ex Gord. Var.langbianensis(A. Chev.) Gaussen 分布于四川、云南;华山松P. armandi Franch.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其花粉在产区亦作松花药用。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 炮制

    《本草汇言》:“焙。”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略烘。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受潮结块、虫蛀。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 鉴别
  • 贮藏
  • 药理

    松花粉中含有抑制肿瘤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细胞的硒元素。

  • 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500m以下山地。

    2.生于海拔100-2600m的山地。

    3.生于温带沿海山地和平原。

    4.生于东部沿海山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3.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南京一带有栽培。

    4.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等地;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有栽培。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 成份

    马尾松花粉中含油脂,并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以钾、镁、硫、锰、锌、铁的含量较多。 赤松花粉中含去氢分支酸(dehydrochoismic acid)和多种酶 苹果酸合成酶(malate synthase),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异柠檬酸裂合酶(isocitrate lyase),羟基苯甲酸酯葡萄糖基转移酶(hydroxybenzoate glucosyl transferase)。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