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浮石

    浮石

    药材基源: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浮石。

  • 名称
    浮石(Fú Shí)
  • 英文名
  • 别名
    水花、白浮石、海浮石、海石、水泡石、浮水石、大海浮石
  • 性味
    咸,寒;无毒
  • 归经
    肺;肾;肝;大肠经
  • 功效
  • 用量
    内服:煎汤, 10-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水飞后吹耳或点眼。
  • 禁忌
  • 附方
  • 应用

    1.海蛤散:海浮石100g,蛤壳200g。以上二味,共研细粉,过60目筛,混匀,即得。本品为灰白色的粉末;味淡。功能顺气化痰,清肺平肝。用于肺虚咳嗽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气急痰粒。口服,每次9g,每日1-2次,布袋包煎。(《上海市药品标准》1980年)2.消瘿顺气散:海浮石(煅)45g, 海藻45g, 海带45g, 昆布45g,蛤粉45g, 浙贝母60g, 地黄60g。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袋装12g,即得。本品为黄褐色的粉末;气微腥,味微咸。功能消瘿散结。用于 肝郁结引起的项部 瘿瘤瘰疬结核,肿硬不散,年久不消。口服,每次6g,每日2次。(《北京市药品标准》1983年)

  • 论述

    1.《本草拾遗》:“水花……江海中间,久沫成乳石,故如石水沫,犹软者是也。”2.《本草衍义》:“今皮作家用之磨皮上垢,无出此石。玲球,肺之象也。气味咸寒,润下之用也。故入肺除上焦痰热,止咳嗽而软坚。清其上源,故又治诸淋。”(《纲目》)3.贾所学:“海石,味咸能降火,又能软坚,故力降热痰、软结痰、消顽痰;因其体浮,专主上焦心肺之分。咽喉之间消化凝结,化痰丸中必用之药也。”(《药品化义》)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 炮制

    1.浮石《寿世保元》:“研,水飞。”《成方切用》:“去砂。”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捣碎。生用以清肺化痰为主。

    2.煅浮石《药品辨义》:“火煅为粉。”《得配本草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煅研,水飞过用。”3.《增广验方新编》:“煅存性。”现行,取净浮石,置适宜的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捣碎。煅后质脆,易于粉碎和煎出,以 软坚散结为主。

    饮片性状:浮石参见“药材鉴别”项。煅浮石形如浮石,多粉状,暗灰色,质酥脆而易碎。气微,味淡。 贮干燥容器内,置干燥处,防尘。

  • 鉴别
  • 贮藏
  • 药理
  • 分布

    分布辽宁、山东、浙江、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 成份

    主要为二氧化硅(SiO2),并含有钙、钠、铁、铝、镁、锌、钛、磷等多种元素。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