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三颗针(Sān Kē Zhēn)
-
英文名Barberry Root, Root of Chinese Barberry
-
别名钢针刺(《天宝本草》),刺黄连(《贵州药植目录》)。
-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微苦
-
归经肝;胃;大肠经
-
功效
-
用量内服:煎汤,O.5~1两(鲜者2~4两);或研末、泡酒。外用:研末撒。
-
禁忌
-
附方
-
应用
-
论述
-
炮制
采集后,取茎枝刮去外皮,剥取深黄色的内皮,阴干。
-
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少许置于载玻片上,滴加 5%盐酸1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可见大量黄色针状结晶簇。
(检查小檗碱)(2)取粉末0.5g,加少量水浸泡,取上清液ml,加稀盐酸数滴,再滴加改良碘化铋钾试剂,立即呈橘红色沉淀。(检查生物碱)取上清液2ml,沿管壁加溴水1ml,两液交界处显樱红色环。(检查小檗碱)(3)取粉末0.5g,加甲醇浸泡30min,取上清液2ml,蒸至近干,加5%没食子酸乙醇溶液2-3滴,置水浴上蒸干,趁热加硫酸数滴,将溶液置于白瓷板上观察,显墨绿色。(检查小檗碱)(4)薄层色谱取本品细粉0.5g,甲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后供点样用。硅胶9g,加石膏1g和一定量水铺后,120℃活1.5h。展开剂(甲)氯仿一甲醇一氨(15:4:1);(乙)乙酸异戊酯一甲酸一无水醇(70:2o:10)。展开2次,展距16m。紫外光灯下观察,小檗碱和掌叶防已碱显黄绿色荧光,药根碱为暗斑,小檗胺呈淡蓝荧光。再用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显色,色点均呈污红棕色斑点。
-
贮藏
-
药理
同属植物三棵针Berberisspp.含小檗碱,其药理见黄连条。粗制剂的药理作用1.降压作用 麻醉猫腹腔注射三棵针流浸膏有显着的降压作用,对呼吸和心率的影响不显着。静脉注射三棵针的各种提取成分(一般属于季铵类生物碱,是由己提取过小檗碱的部分中分离出来的),也有显着的降压作用。三棵针代替黄檗加入二仙合剂(称针仙合剂)给麻醉猫静脉注射亦可降压,但给不麻醉的慢性肾型高血压狗灌服,连续三周并无降压作用,可能是这些成分在肠胃道不易吸收之故。三颗针浸膏2g生药/kg腹腔注射可使麻醉猫血压下降。盐酸小檗胺5、10mg/kg可使麻醉兔、猫、犬血压下降,其降压机理可能主要通过血管的直接扩张作用。
2.抗菌
作用 三棵针有抗菌作用。煎剂在试管内能抑制出血性 黄疸型钩端螺旋体的生长,最低有效浓度为1/800,与小檗碱相差不多。感染钩端螺旋体之豚鼠,口服煎剂,除腹壁及内脏出血较轻外并无明显效果。3.升白作用:小檗胺20mg/kg腹腔注射及2mg/kg静脉注射,分别对大鼠和犬因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对抗作用。
4.抗心律失常:盐酸小檗胺12.5、50?mol/kg对离体豚鼠乳头状肌和人心耳梳状肌的收缩性、自律性有抑制作用,并延长功能不应期及非竞争性的拮抗氯化钙的正性肌力作用;盐酸小檗胺5mg/kg静脉注射对乌头碱、哇巴因、氯化钙及结扎冠脉引起的心律失常均有抑制作用,小檗胺抗心律不齐的机理可能是抑制钙内流。小檗胺1?mol/L,可使兔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功能损伤有保护作用,能促进心功能的恢复,延长心脏有效工作时间。
-
分布
生态环境:1.细叶小檗,生于向阳的砂质丘陵、山坡、路旁或溪边。
2.刺黑珠生于海拔1000-2000m的向阳山坡、荒地、路旁及山地灌丛中。
3蓝果小檗生长在山地灌丛中。
4.猫刺小檗,生海拔600-2000m的山坡、路旁及林缘。
5.生于海拔300-800mm的河滩、戈壁滩或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1.细叶小檗分布东北、华北及狭西、山东、河南等地。
2.刺黑珠分布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3.蓝果小檗公布河北、四川、云南。
4.猫刺小檗,分布于狭西、甘肃、湖北、四川等地。
5.匙叶小檗分布秦岭西端甘肃南部至西部、青海东部及新疆等地区。
-
成份
1.细叶小檗根含小檗碱(berberine)1.16%,小檗胺(berbarmine)2.7%,还含掌叶防已碱(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
2.刺黑珠根含小檗碱3.68%,小檗胺1.82%,还含掌叶防已碱,药根碱。
3.蓝果小檗茎含小檗碱1.08%,还含掌叶防已碱,药根碱及小檗胺。
4.猫刺小檗根含小檗碱2.31%,小檗胺3.84%,还含掌叶防已碱及微量药碱。
5.匙叶小檗根含小檗碱1.58%,小檗胺0.81%,还含掌叶防已碱、药根碱。
此外,同属植物贵州小檗根含小檗碱。秦岭小檗根含小檗碱2.67%,小檗胺1.16%,还含掌叶防已碱,药根碱。拟多花小檗根含小檗碱1.40 %,小檗胺1.33%,还含药根碱及微量掌叶防己碱。细脉小檗根含小檗碱0.93%,小檗胺1.24 %,还含掌叶防已碱,而药根碱呈痕迹反应。刺红珠根含小檗碱1.04 %,还含掌叶防已碱,而小檗胺呈痕迹反应。首阳小檗根内皮含小檗碱3.36%,还含小檗胺。大黄檗根含小檗碱1.43%,小檗胺0.91%,含微量掌叶防己碱及药根碱。果实含维生素C249.8mg%。
巴东小檗根含小檗碱1.23 %,小檗胺0.84%,还含掌叶防已碱,药根碱,皮部小檗碱4.16%。显脉小檗根含小檗碱2.8%,还含小檗胺,异粉防已碱(isotetrandrine)及微量掌叶防已碱。网脉小檗根含小檗碱2.37%,还含掌叶防已碱及药根碱。血红小檗根含小檗碱2.8%。还含掌叶防己碱,药根碱及小檗胺。华西小檗茎含小檗碱1.5%,小檗胺0.70%,还含掌叶防已碱。
三颗针
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根皮全年可采。茎皮春、秋季采收,取茎枝刮去外皮,剥取深黄色的内皮。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