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木槿花(Mù Jǐn Huā)
-
英文名Shrubalthea Flower, Flower of Shrubalthea
-
别名篱障花、清明篱、白饭花、鸡肉花、猪油花、朝开暮落花
-
性味甘,平。
-
归经①《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厥阴经。"
-
功效
-
用量2~4钱;外用适量,研粉麻油调搽患处。
-
禁忌
-
附方
①治下痢噤口:红木槿花去蒂,阴干为末,先煎面饼二个,蘸末食之。(《济急仙方》)
②治赤白痢
:木槿花一两(小儿减半),水煎,兑白蜜三分服。赤痢用 红花,白痢用白花,忌酸冷。(《云南中医验方》)③治吐血、下血、赤白痢疾:木槿花九至十三朵。酌加开水和冰糖欺半小时,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风痰壅逆:木槿花晒干,焙研,每服一、二匙,空心沸汤下,白花尤良。(《简便单方》)
⑤治反胃:千叶白槿花,阴干为末,陈米汤调送三五口;不转,再将米饮调服。(《袖珍方》槿花散)
⑥治妇人白带:木槿花二钱,为末,人乳拌,饭上蒸熟食之。(《滇南本草》)
⑦治疗疮疖肿:木槿花(鲜)适量,甜酒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
应用
治疗细菌性痢疾:木槿花洗净晒干,研末备用。每次2克,小儿酌减,每隔2小时服1次,3~5天为一疗程。试治300例,症状控制者96.3%,一般服药后体温迅速下降,大便于2~3天内好转。
-
论述
-
炮制
-
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30ml,水浴加热5min,滤过,滤液供下列实验用:①取滤液3ml浓缩至1ml,加镁粉少量,混匀,滴加浓盐酸数滴,可见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呈橘红色。(检查黄酮甙)②取滤液1ml,加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2滴,溶液呈黄绿色,日光下可见明显黄绿色荧光。(检查黄酮甙)(2)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煮沸5min,滤过,取滤液1ml,加费林试剂1ml,置沸水浴中加热,可见大量红色氧化亚铜沉淀产生。(检查多糖)
-
贮藏
-
药理
花对致病大肠杆菌及痢疾杆菌均无明显的抑菌作用。花煎剂口服对兔之毒性不大。动物试验证明花粉有致敏作用。
-
分布
产江苏、湖北、四川、河南、河北、陕西等地。
-
成份
含皂草黄甙(saponarin)、肌醇( inositol)、粘液质。
木槿花
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花。夏季晴日采摘盛开花朵,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