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臭牡丹(Chòu Mǔ Dān)
-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Rose Glorybower
-
别名矮桐子、大红花、臭枫根、臭八宝、臭芙蓉、矮脚桐
-
性味苦、辛,平。
-
归经心;肝;脾经
-
功效
-
用量根0.5~1两;鲜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
禁忌
-
附方
①治疔疮
: 苍耳、臭牡丹各一大握。捣烂,新汲水调服。泻下黑水愈。(《赤水玄珠》)②治一切痈疽:臭牡丹枝叶捣烂罨之。(《纲目拾遗》)
③治痈肿发背:臭牡丹叶晒干。研极细末,蜂蜜调敷。未成脓者能内消,若溃后局部红热不退,疮口作痛者,用蜂蜜或麻油调敷,至红退痛止为度(阴疽忌用)。(《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乳腺炎:鲜臭牡丹叶半斤,蒲公英三钱,麦冬全草四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服。
⑤治肺脓疡,多发性疖肿:臭牡丹全草三两,鱼腥草一两。水煎服。
⑥治关节炎:臭牡丹鲜叶。绞汁,冲黄酒服,每天两次,每次一杯,连服二十天,如有好转,再续服至痊愈。
⑦治头痛:臭牡丹叶三钱,芎藭二钱,头花千金藤根一钱。水煎服。(④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⑧治疟疾:臭牡丹枝头嫩叶(晒干,研末)一两,生甘草末一钱。二味混合,饭和为丸如黄豆大。每服七丸,早晨用生姜汤送下。(《江西民间草药》)
⑨治火牙痛:鲜臭牡丹叶一至二两。煮豆腐服。(江西《草药手册》)
⑩治内外痔:臭牡丹叶四两。煎水,加食盐少许,放桶内,乘热熏患处,至水凉为度,渣再煎再熏,一日二次。(《江西民间草药》)
⑾治脱肛:臭牡丹叶适量。煎汤熏洗。(《陕西中草药》)
-
应用茎叶晒干研粉,用时将药粉夹于单层纱布内,以温开水浸湿,敷于患处(并经常用温开水湿透纱布以保持湿润),每日湿敷1次。治疗湿疹25例,19例治愈(皮肤完全恢复正常),4例近愈(皮肤接近正常,仅有少量脱屑及痒感),7例好转(病变明显消退,痒感减轻),1例无效。定位性药疹10例,6例治愈,4例好转。
-
论述
-
炮制
-
鉴别
-
贮藏
-
药理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臭牡丹注射液尾静脉注射0.1ml(含黄酮4.6mg),能显着提高小鼠中性白细胞吞噬指数及吞噬百分率,提示本品能增强血清中调理素的活力。臭牡丹对大鼠免疫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尤其在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方面作用更加显着2.对子宫圆韧带肌电的影响 分别以臭牡丹水煎醇提取物15g/kg、总生物碱45g/kg,及乳酸镁27mg/kg静脉注射,可引起家免子宫圆韧带肌电发放,呈囝发性增强。给药后10-15min开始出现,持续30min。此作用可被预先静脉注射酚妥拉明所阴断,普萘洛尔则无影响,表明臭牡丹增强子宫圆韧带肌电的发放假与兴奋子宫α肾上腺素受体有关。臭牡丹治疗子宫脱垂
可能是由于产强子宫圆韧带张力所致。3.其他作用 臭牡丹注射液体外试验表明,对金黄色 葡萄球菌、酵母菌、副伤寒甲型杜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伤寒、副伤寒乙型杜菌、大肠杜菌也有一寂静的抑制作用。 -
分布
分布河北、河南、陕西、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等地。
-
成份
臭牡丹
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om bungei Steud.,以根及叶入药。夏季采叶、秋季采根,鲜用或晒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