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一叶荻(Yí Yè Dí)
-
英文名
-
别名叶屈珠、小粒蒿、花扫条、马扫帚牙、小孩拳、叶下珠(《中国药植志》),狗舌条(《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八颗叶下珠(《浙江天目山药檀志》),山帚条条(《吉林中草药》)。
-
性味辛苦,温
-
归经
-
功效
-
用量内服:煎汤,3~5钱。
-
禁忌
-
附方
-
应用
-
论述
-
炮制
-
鉴别
-
贮藏
-
药理
-
分布
生于山坡灌丛中及向阳处。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湖南、河南、陕西、四川等地。
-
成份
叶含一叶荻碱,开花期间含量最高,结果时最低,干叶中含量一般为0.2~O.3%。嫩茎及成熟果实亦含一叶荻碱,含量不及叶高。叶中含芸香甙(iRutin,1.32%)、鞣质、少量别一叶荻碱(Allosecurinine)、二氢一叶荻碱(Dihydroseeurinine)及三种一叶荻碱醇:一叶荻碱醇A(Soeurinol A)、一叶获碱醇B、一叶荻碱醇C等。
根含多量别一叶荻碱(O.42%)、少量一叶荻碱及别一叶荻碱的甲氧基化合物。
种子含油7.13%。
一叶荻
为大戟科植物一叶荻的嫩枝叶及根。嫩枝叶,春末至秋末均可采收,割取连叶的绿色嫩枝,扎成小把,阴干;根全年可采,除去泥沙,洗净,切片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