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刺三甲

    刺三甲

    为五加科植物白竻根皮。 9~10月间挖取,鲜用,或鲜时剥取根皮晒干。

  • 名称
    刺三甲(Cì Sān Jiǎ)
  • 英文名
  • 别名
    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药性备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岭南采药录》),刺三加、苦刺头(《贵州民间药物》),三甲皮(《四川中药志》),土三加皮、三加皮(《广西药植名录》)。
  • 性味
    苦辛,凉。①《滇南本草》:"性温
  • 归经
    ①《滇南本草》:"入肺、肾。"②《闽东本草》:"入肝、肾、胃三经。"
  • 功效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舒筋活血。治 感冒高热, 咳痰带血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风湿性关节炎黄疸,白带, 尿路结石跌打损伤疖肿 疮疡。①《 滇南本草》:"治 腰膝酸疼疝气筋骨拘挛,小儿脚软。"②《生草药性备要》:"根同蟛蜞菊捣烂敷疮。洗烂脚。"③《本草求原》:"止热咳。"④《草木便方》:"除风湿,治筋骨 拘挛,腰膝 劳伤。散跌损瘀血。"⑤《分类草药性》:"治白带, 风湿麻木。"⑥《天宝本草》:"治 偏正头风。"⑦《四川中药志》:"涂 刀伤,生肌。"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 祛风除湿,治感冒高热骨痛, 咳嗽胸痛,风湿性 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尿路 结石。"⑨《贵州草药》:"舒筋活血,驱风除湿,理气,平喘, 止咳。"⑩《广西中草药》:" 散瘀止痛。治跌打, 骨折,刀伤,疖肿疮疡。"
  • 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研末调敷或捣敷。
  • 禁忌

    《闽东本草》:"孕妇忌用。"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 附方

    ①治男女手足麻木腰膝痿软筋骨疼痛四肢无力,痰火湿气:炒黑豆(童便浸露九次,蒸透用更佳)、秦归、陈皮五加皮各等分。谷子烧酒泡服。(《滇南本草》)

    ②治劳伤风湿:刺三加根皮五至八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③治关节湿热肿痛:干三加皮根一至三两,或加墨鱼干二只,酒水炖服。手关节痛加长叶紫珠鲜根二两;足关节痛加土牛膝鲜根一两;腰痛南蛇藤鲜根一两。(《福建中草药》)

    ④治风湿跌打:三叶五加根一至二两。水煎或浸酒服。(《广西中草药》)

    ⑤治跌打损伤:三加根皮、甜酒各适量,捣敷。(江西《草药手册》)

    ⑥治骨折:刺三加根皮,捣碎,酒调匀,微炒热,包伤处。(《贵州民间药物》)

    ⑦治阳黄:鲜三加皮根四两,鲜白萝卜块根二两,冰糖五钱。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⑧治劳伤吐血及心气痛:刺三加根、牛膝朱砂莲小血藤各三钱。泡酒半斤。每日服二次,每次五钱至一两。(《贵州草药》)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⑨治腰痛:白竻根三两,乌贼干两只。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⑩治咳嗽哮喘:刺三加根五钱,倒生根五钱,葵花杆心五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⑾治咳嗽痰中带血:刺三加根、九重根、果上叶、阉鸡尾、白芨各三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⑿治疗疮:白竻根一至二两,水煎服;另取叶一握调冬蜜捣烂外敷。(《福建民间草药》)

    ⒀治背花疮:三加、紫花地丁金樱子叶,匍匐堇,共捣烂,敷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⒁治乳吹、乳痈:白竻根一至二两,酌加红薯烧酒烤服。(《福建民间草药》)

    ⒂治白带、月经困难:三加三钱,红牛膝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 应用
  • 论述
  • 炮制
  • 鉴别
  • 贮藏
  • 药理
  • 分布

    生于溪边,山脚、路旁及丘陵地的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江西、湖南等地。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

  • 成份

    叶含蒲公英赛醇及其乙酸酯、β-谷甾醇、卅一烷、卅醇及卅二醇等。

    https://www.zhongyiwenhu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