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山莴苣(Shān Wō Jù)
-
英文名Herb of Indian Lettuce
-
别名苦菜、苦马地丁、鸭子食
-
性味苦,寒。
-
归经
-
功效
-
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
禁忌
-
附方
-
应用
-
论述
《中国药植图鉴》:茎、叶煎服,可以解热;粉末涂搽,可除去疣瘤。
-
炮制
-
鉴别
-
贮藏
-
药理
山莴苣所含的豆甾醇可明显降低小鸡血中胆固醇,而对心和肼无明显影响[1]。
-
分布
生长于略边、荒野;我国南北各省均有分布。
-
成份
全草含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α-amyrin,β-amyrin),羽扇豆醇(lupeol),伪蒲公英甾醇(pserdotaraxasterol),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计曼尼醇(germanic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itgmasterol)[1,2]。
山莴苣
菊科莴苣属植物山莴苣Lactuca indica L.,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开花时采全草,秋后至春夏开花前挖根,除杂质,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