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大黄茎(Dài Huánɡ Jīnɡ)
-
英文名
-
别名
-
性味①《唐本草》:"味酸。"②《中国医学大辞典》:"苦,寒
-
归经
-
功效①《唐本草》:" 醒酒 ,堪生啖,亦以解热。"②《中国医学大辞典》:"通大便,清肠热。"
-
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生吃。
-
禁忌
《唐本草》:"多食不利人。"
-
附方
-
应用
-
论述
1.《唐本草》:醒酒,堪生啖,亦以解热。2.《中国医学大辞典》:通大便,清肠热。
-
炮制
-
鉴别
-
贮藏
-
药理
-
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山地林缘或草坡,野生或栽培。
2.生于山地林缘较阴湿的地方。
3.生于山地林缘或草坡。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甘肃东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
2.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及西藏东北部。
3.分布于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
成份
大黄茎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等的地上茎或嫩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