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莙荙菜(Jūn Dá Cài)
-
英文名
-
别名菾菜(《别录》),甜菜(《日华子本草》),牛皮菜(《滇南本草》),石菜(《本草求原》),杓菜、猪牳菜(《广州植物志》),光菜(《中国蔬菜栽培学》)。
-
性味甘,凉。①《别录》:"甘苦
-
归经①《滇南本草》:"入阳明经。"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
功效清热解毒, 行瘀 止血。治 麻疹透发不快,热毒 下痢, 闭经 淋浊, 痈肿伤折。①《别录》:"疗时行壮热,解风热毒。"②《唐本草》:"夏月以其菜研作粥,解热,又止热毒痢。捣敷灸疮, 止痛。"③《本草拾遗》:"捣绞汁服之,主冷热痢。又 止血生肌,人有伤折,敷之。"④《日华子本草》:"炙作热水饮, 开胃,通心膈。"⑤《嘉佑本草》:"补中 下气, 理脾 气,去 头风,利五脏。"⑥《随息居饮食谱》:"清火祛风, 杀虫解毒,涤垢浊,稀 痘疮,止带 调经,通淋治痢,妇人小儿尤宜食之。"⑦《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行血。治肛门肿痛。"⑧《四川中药志》:"治 麻疹初起,见点未透和颜色不红,并治 妇女经闭停瘀,血肿和肛门肿痛。"
-
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2~4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
禁忌
-
附方
-
应用
-
论述
-
炮制
-
鉴别
-
贮藏
-
药理
-
分布
我国南方、西南地区常见栽培,四川以茎叶红色的菾菜入药,名红牛皮菜。
-
成份
莙荙菜
为黎种植物莙荙菜的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