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大榆蘑(Dà Yú Mó)
-
英文名
-
别名榆侧耳、榆耳、榆蘑
-
性味甘;性平
-
归经脾;大肠经
-
功效
-
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光泡酒;或研末。
-
禁忌
-
附方
-
应用
-
论述
1.《通雅》:榆肉,又云边上有榆肉为最,榆之瘿也,榆肉,榆菌也,产卢中。
2.《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性平。有滋补,强壮,止痢等功能。用于虚弱,萎症。
-
炮制
-
鉴别
-
贮藏
-
药理
-
分布
生态环境:1.榆干侧耳 生于榆树及其他阔叶树树于上。
2.白黄侧耳 生于阔叶树腐木上。
3.灰白侧耳 丛生于阔叶树腐木上。
资源分布:1.榆干侧耳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清海等地。
2.白黄铡耳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四川等地。
3.灰白侧耳 分布于吉林、云南等地。
-
成份
白黄侧耳含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糖原(glycogen)及具1→3支链的葡聚糖等。灰白侧耳含血凝素(hemagglutinin)。
大榆蘑
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榆干侧耳、白黄侧耳、灰白侧耳的子实体。